美文网首页
新疆之行(十一)……做客哈萨克族

新疆之行(十一)……做客哈萨克族

作者: 淡漠a | 来源:发表于2017-02-21 22:07 被阅读0次

初冬的天,很蓝也很冷,我们在哈拉吉拉回族老族长的带领下,一行四人驱车前往大漠深处,额尔齐斯河岸边的哈萨克族牧民家里做客!

车在公路上行驶了一段路程,便驶向了戈壁滩,沿着额尔齐斯河,远远就望见了一群茂密的胡杨林。一场入冬的雪刚刚下过,在暖阳的照射下,胡杨林更是威武雄壮,他永远是大漠的魂!在这片胡杨深处,一栋小木屋隐隐约约的显露出来,木屋的前方是用木板围起来的好大的一片空场,我猜想,那一定是羊圈!果不其然,远远就看到阿拉泰独有的如牛一样壮的大尾寒羊。成群结队的拥挤在木栅栏里。木屋越来越近了,我看到站在木屋前的主人,一对哈萨夫妇。男的瘦高,古铜色的脸上留下了岁月的沧桑,女的微胖,一双古蓝色眼睛含着微笑,用哈萨克族特有的方式热情的将我们一行人迎入屋内。

走进木屋,我就被眼前的场景惊呆了!简直就是艺术的展厅。整屋子的墙上都挂满了挂毯,木板搭建的长而宽的床上,铺着不同图案的毛毯,靠墙的床边上还放着一排颜色艳丽绣花各异的抱枕,被子整齐的叠放在床上的一角,最扎眼的是墙上挂的整张的狐狸皮,毛色光亮,就像熟睡的一只小狐狸爬在那里!

满屋的手工艺术品

在我目不暇接的观赏和赞叹着牧民用羊毛自己染织,自己绘图,耗费无数个日夜手工艺术品时,好客的女主人已经将干果和奶制品摆满了桌子,男主人用我们听不懂的哈萨语示意我们品尝,女主人则提着长嘴的茶壶微笑着往碗里注满了奶茶。“欢迎远方的客人,请用茶”!品茶的期间,我和女主人聊起了家常,方知这家男主人不会说汉语,他们一家三口,以放牧为生。每年的五一前后,举家赶着羊群,前往天山脚下,直到十月一前后再赶着羊群一路向北,回到额尔齐斯河畔。他们有自己的家,是政府部门给哈萨牧民统一盖的楼房,可她说从来没去住过,她喜欢毡房,喜欢小木屋。

闲聊之际,一股肉香飘进屋里,同来的回民老大哥告诉我们,男主人正用沙漠戈壁上独有的红柳熏肉呢。这是哈萨人招待贵宾的方式。“厨房锅里烀的牛羊肉,也是用红柳熏干的羊肉”回民大哥介绍说,只有哈萨牧民认可的客人,他们才去烀这种肉,因为它特费时,必须用慢火,一点点儿的将风干的肉汁融化入汤,再入肉。还没有吃,我就已经被淳朴的牧民如此热情好客而感动不以!

一下午的时间,香气扑鼻的带着主人热情的手抓羊肉和红柳熏肉端上了桌子,还有冒着黄油的手抓饭,红柳熏过的羊肠,以及哈萨牧民自己炮制的烈酒,看着满桌香气四溢,让人垂怜三尺。男主人用锋利的刀剃下羊骨上的肉,放在我的盘子里,用我听不懂的语言示意我品尝。女主人则不停的给我们添加酥油茶,这一餐,我们吃的很惬意也很愉快,虽然语言不通,但是没有阻碍我们“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如果让我选择自由生活,我一定会来新疆!

新疆除了美,还有它的热情!

淳朴的哈萨牧民,永远怀念

相关文章

  • 新疆之行(十一)……做客哈萨克族

    初冬的天,很蓝也很冷,我们在哈拉吉拉回族老族长的带领下,一行四人驱车前往大漠深处,额尔齐斯河岸边的哈萨克族牧民家里...

  • 门道文化|冬不拉:东不拉啊东布拉

    门道提示: 农历八月二十九 冬不拉,是中亚地区的哈萨克族的传统弹拨乐器,在哈萨克斯坦以及中国新疆的哈萨克族中尤其流...

  • 居住在新疆的锡伯族

    新疆是个多民族地区,不但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等民族,在新疆竟然还有从东北迁徙而来的民族——锡伯族! 锡伯族这个民...

  • 新疆之行

    5月6日出发新疆,目的地:乌鲁木齐

  • 新疆之行

    你有多久没旅行了 当闷热的天气,拥挤的城市 ,繁琐的工作让你感到疲惫,那么你该出去走走了。 大自然不会让你失望,总...

  • 新疆之行

    从新疆回来有一个多月了,一直想提笔写点什么,却不知从哪下手。于是索性放了放,让心灵沉淀下来。今日提笔,想到哪写到哪...

  • 新疆之行

    2018年7月18日,新疆之行第一日。全天行程900公里,过中卫,夜宿宿武威市。武威即是古代的凉州。 《凉...

  • 新疆之行

    今天突然在想一个问题,我的脚印最远留在了哪里? 时间将我拉回到了去年5月,工作敲定,论文也已定稿。想着7月就要入职...

  • 新疆之行

    那是九月的最后一周,阳光甚好,公路两岸随处可见的白桦,绵延成一条条线。白桦下是一条条小道,布满杂草与落叶。我看到了...

  • 新疆之行~

    即将告别清晨的京城,再次踏入那片辽阔的土地。时隔半年,愿你还记得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新疆之行(十一)……做客哈萨克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nmq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