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丈母娘经济

丈母娘经济

作者: 书剑客 | 来源:发表于2016-07-24 19:14 被阅读0次

        今日,一友人忽然来电对我一通大哭,其酸楚样惹人不胜爱怜。问起缘由,说是母亲不满男方条件,逼迫其与心爱的男友分手。当时我好生安慰方才稳住情绪,然事后细想来,一些酝酿许久的话终于在此一吐为快,是为记。

       类似的因丈母娘百般阻扰而被迫与心仪对象分手的例子,想来不胜枚举。翻阅报刊杂志、打开电视广播亦或听听坊间大妈们的拉呱都会产生视觉上的疲劳或把耳根磨成老茧子。而在诸多因丈母娘横插一杠子“抡死”爱情的毒咒中,男方经济条件的干瘪概为最毒的,没有之一。

       丈母娘之所以狠下毒手棒打鸳鸯,其振振有词的逻辑无外乎是如此早已不新鲜的说辞:养了二十几年的宝贝闺女,嫁给没有经济实力的屌丝男,幸福得不到保障,这不坑爹吗?--可以肯定的是,丈母娘再狠,到底还是处处闪耀着母爱的光辉的,因此在女儿婚姻大事上,对付起准女婿也是极尽苛刻之能事,面对第一次上门的女婿便瞪大眼睛一个劲的瞅、旁敲侧击的询问家庭背景以及经济收入,其醉翁之意可见一斑。最具代表性的要属近年来比较火的情感剧《丈母娘来了》中女方蔓蔓的母亲赵妈了,得知女儿的真爱刘波买不起上海三环内的房子,麻将桌上刘波被丈母娘的“毒舌”贬的一文不值,气的夺门而出,而当之前自己一直看不上眼的蔓蔓前男友严小武开着百万豪车来上门求亲,赵妈却赶紧催着女儿回家和严小武商讨结婚事宜。

       在丈母娘眼里,房子无疑是最能够代表准女婿经济实力的了,揆诸一下这个无房不成婚的时代,那些拥有房子的适婚男青年,在婚姻市场上往往博得丈母娘们的青睐,成为卖方市场,从来不缺潜在的顾客(婚姻经济学假设:婚姻市场上男女双方实质上都是商品,彼此相互交换,彼此都是对方的顾客)。相比之下,那些买不起房子的屌丝男们则往往无人光顾,熬成了“桃太郎”。最能够佐证这一事实的莫过于“官、富二代”和“穷二代”的鲜明对比了,当“官、富二代”以豪华别墅或高层美宅吸引姑娘们投怀送抱,享尽美色带来的诸多福利(拥抱、接吻、上床)的时候,“穷二代”们可能连姑娘们的手指头都没碰着。

       你以为屌丝男个个都是陶渊明似的“采菊东篱下”的桃源汉,清高的不想买房子?NO,听听一直以来甚嚣于网络、纸媒甚至学者们的观点:房价如何高的如此离谱?为何太多的弄潮市场的80、90后感到“长安居大不易”的强烈痛感?答曰:丈母娘们共同推高了房价--平心而论,这是不合理的,因为房价虚高的原因很多,包括政治、经济、市场、政策等综合因素的博弈。但是这也是绝对合理的,丈母娘们不可推脱的用无形的手抬高了房价,因为丈母娘们强硬的以房为女儿结婚前提的心理正中开放商们的下怀,他们有更充足的理由来提高房价--他们知道那些准女婿们为了结婚不会不买房子而甘愿一辈子当光棍,他们也不会同情那些准女婿们举全家之力买房结婚娶媳妇生孩子传宗接代而留下的辛酸泪水,因为功利的市场不同情眼泪--就像丈母娘们不会同情买不起房子的准女婿因为相信真爱而就允许宝贝女儿嫁给他们一样。

        丈母娘们客观上的确结结实实的帮了开放商们一把,和开放商无形中站在同一个阵营里,成为了剥削自己女婿的“刽子手”。于是,在定性为“极尽暴力之能事”的中国地产商“使我百姓千年苦,尽君盛世一时欢”的当下,“可恶”的丈母娘成为了广大男性们最反感的对象--新浪网2013年调查10万男性网友,被问及你生命中最难对付的人群当中,丈母娘当之无愧的成为74%男性群体的众矢之的,概也在情理吧。而因丈母娘反对而酿成爱情悲剧的事例也成为社会不稳定的一大因素--湖北小伙在无力买房遭到丈母娘反对后,持刀杀了女友全家,引起社会法学界人士广泛关注,有学者呼吁,对缺乏以房子为载体的广大男性青年的婚姻“瓶颈”若不给以全社会的帮助,将成为影响社会健康发展的人文难题。

       不可否认的是,丈母娘到底还是懂得一些经济学常识的,故而善于计较成本与收益的大小。她们的经济学思维可以概括为“投资大于回报”--她们常常以过来人的姿态教育女儿:“我算是过来人了,穷日子难熬,贫穷夫妻百事哀,你看我和你爸......”,若这些伎俩遭到女儿拼命抵抗而难以奏效,丈母娘们便如出一辙的会使出女人惯用的“杀手锏”:一哭、二闹、三上吊(其实,她们早已熟练的掌握其技术了),要么抹泪扮心酸样,要么装疯绝食扮歇斯底里样,目的就是要挟涉世不深的女儿,逼迫其就范。丈母娘们觉得,以经济实力雄厚的男性作为金龟女婿,可以为女儿的幸福生活提供物质保障。换言之,长期来看,女儿在衣食住行、生儿育女等方面将有持久的优势。实在不济者,即使离婚,女儿可以至少拥有男方的一半财产--明眼人都能够看出来,丈母娘们的算盘打的多么劈啪作响。

       但是可惜的是,丈母娘们到底不是真正的经济学家,只是算拥有些许智慧的精明的市侩小民(如果还能够称作“智慧”的话)。她们不知道,决定女儿婚姻幸福与否的更大因素并不是男方的经济实力,而更多的表现为感情的深浅,性格的匹配,双方相处的融洽度--就拿房子来说,网上的一句话很精辟:没有房子的爱情可能会多经历些风雨,而没有爱情的房子则会令人窒息。在凡遇结婚必言之房子的时候,有多少人会相信爱情的纯度?到底是因为爱情而结婚,还是因为房子而结婚?你丈母娘到底是嫁女儿还是“卖”女儿?当相爱的男女因为房子而分手,当爱情与婚姻成为了房子的附庸,我们还会有多少理由理直气壮的相信这是一个“唯爱情至上”的年代?见过太多女人因贪图男方的财产而踏入豪门后却惨遭男方凌辱、抛弃的黑色幽默--百密一疏的丈母娘们还是打错了算盘,只看到女儿嫁入豪门的风光,预想着沾点“王老五”女婿的光环,却没有料到自己的那点算盘早已被男方看破,动机不纯的爱情是瞒不过更为精明的“王老五”的--你以为那些“王老五”们都是愣头青,只会赚钱而不会看破人情?当女儿被踢出豪门净身出户(新婚姻法解释“离婚的夫妻财产分割不按照对半,而是结婚登记薄上登记谁的名字谁就是财产的拥有者”)“赔了夫人又折兵”(青春、名声和贞操)的时候,宝贝女儿的长期利益根本没有得到丈母娘所预想的那样的时候。对丈母娘这个所谓的“经济学家”绝对是最大最狠的讽刺。

       丈母娘们在婚姻市场上善于经济上的投机,却无法弥补其眼光短视--她们天真的以为心仪的目标闺女婿那开到自家门前的豪车、提到家里饭桌上的昂贵保健品就能让自家门楣蓬荜生辉,让自个儿的那张老脸倍添青春的油彩了。陶醉在富有的闺女婿带来的心理满足感就像《伊索寓言》里那只“喝了米酒的母鸡”一样时刻成为被欺骗的对象--这些闺女婿中有藏着动机不纯的“花花公子”们,他们谙熟丈母娘的心理并恰到好处的迎合,目的无非是加速的把其宝贝女儿弄到手进行玩弄,玩腻后轻松的甩掉--诸君似乎觉得鄙人心里不健康,这等想法实在太龌龊了,令谦谦君子所不齿。那请各位拜访一些“谷哥”或者“度娘”,他们会有求必应的告诉你现实中发生过多少这样“龌龊”的事情。

       唐传奇《莺莺传》中那落魄穷书生张生倒是看上了大家闺秀莺莺,却遭遇起母亲的极力反对,原因是张生要钱没钱,要地位没地位,后来张生时来运转参加科举拔得状元,莺莺母亲亦是欢喜异常--丈母娘们的短视在此也表现在她们似乎从来不会去根据自诩的“老练经验”来窥出准女婿们的发展潜力,而只会用其重视眼前的准女婿们的物质情况,注重短期利益。在这个开放的年代,每个有潜力股的男人都可能在努力拼搏中积累财富,获得成就。对比之下,那些靠父辈的老本风光显赫的“官、富二代”们较之于敢于拼搏追求上进的“穷二代们”,可能更不懂得珍惜财富与夫妻感情,更可能在婚姻中“出轨”,那些蜚声于娱乐八卦的桃色新闻,主角几乎都是“官、富二代”们。我想,如果那个当初嫌弃苏秦穷困潦倒而不嫁女儿的丈母娘注定会后悔;那个当初嫌弃刘邦这个混混的丈母娘也会在刘邦统一天下的时候暗自庆幸自己的眼光吧?我也绝对有底气去承认,那些贪图男方财产而嫁女的丈母娘们,在得知女儿在婆家不受待见、因男方包养“小三小四乃至小五”而离婚的时候,大抵也会恨不得摘下自己那双浑浊的老花眼,悔叹自己的短视吧?

       在丈母娘经济学思维的“蝴蝶效应”下,那些传承了母亲“启蒙教育”的姑娘们似乎也在脱变。 现在,我们猛然间发现,身边的女孩子变得越发功利,没有了当初校园里的清纯可爱,谈婚论嫁的时候男方若无房则免谈--哥们,我不是不相信爱情,而是现在的爱情不值得我去相信,这虽然很片面但不无道理,你去跟我到大街上去瞅瞅吧,你可以遇到很多“刘易阳”一样的好男人,可是你打着灯笼也很难遇到“童佳倩”一样的姑娘了。你喜欢朴素的,可是你愣是寻不到“好看又善良,辫子粗又长”的“小芳”了;你喜欢文静的,可是你愣是寻不到李清照笔下“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姑娘了;你喜欢温柔的,你还能寻觅到徐志摩诗作中“最是那低头的温柔,好似凉风不胜睡莲的娇羞”的姑娘吗?你喜欢多愁善感的,你也注定寻不到戴望舒散文诗里“结着愁怨的、丁香一样的姑娘”了。倒是满大街斜跨LV包包,染着花花绿绿的头发,酒吧K歌,从不喜欢看看文学作品,也不喜欢参加技能培训的姑娘们,待及谈婚论嫁必须男方提供住房的要求,是那么的掷地有声--你不是张曼玉,为何要求我必须是刘德华?你就那么有道德自负与情商自负?

       若是问一下丈母娘“你是否觉得男女平等?”估计没有哪个精明的丈母娘会承认男女不平等--可是在对待女儿婚姻问题上,丈母娘们的思维出现了高度的一致性,显示出高明的经济理性。在涉及宝贝女儿婚房的时候,她们不再强调男女平等了,不情愿作为女方和男方一样要承担一半的买房费用,而是一边倒的要求男方单方面提供房子--看,这是多么理性的经济人。当事务有利于自己的时候,她们强调的是男女平等;当需要自己掏腰包的时候,却要求对方独立承担,丈母娘们原谅自己总是比原谅别人要容易得多。尤其在对待女儿的婚姻上,这些经济理性发挥到了极致。上文提到的蔓蔓最终选择了和自己的真爱结婚,而不是那个初恋严小武,让我们还是相信在这个霓裳轻舞、物欲横流的时代还有人追崇真爱,那部电视剧的题材还是积极向上的,导演在对待婚姻的问题上坚守着高尚的价值观。反观一下那些“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车上笑”的姑娘们,情愿熬成“剩斗士”也要嫁给“王老五”,这里面是不是也有因为丈母娘们的“从中作祟?”

       狄更斯作品《双城记》中“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其实对于爱情来说,这个时代的确是一个让人对爱情产生失望的时代。较之于父辈们那一个鸡蛋或一件毛衣就足以慰藉彼此,我爸一辆“凤凰牌”自行车就把我那纯洁的母亲“骗”回来的爱情相比,现在的爱情的确被裹挟了太多的功利--而丈母娘,着实扮演了爱情中功利的经济学代言人。在面临女儿婚姻抉择的时候,不遗余力的引导女儿走向功利的婚姻轨道:首选公务员、次之“富二代”,“秒杀”屌丝男。看似经济理性,实则短视--须知,金钱可以买来房子,却买不来爱情。

相关文章

  • 最懂经济学的,竟是中国的丈母娘

    中国特色: 丈母娘经济 本期看点 看点1:最懂经济学的,竟是中国的丈母娘 看点2:丈母娘:这个锅我们不背 看点3:...

  • 真正改变牙齿世界的是丈母娘!

    很多人说丈母娘改变了世界经济,因为丈母娘要女婿有房有车,所以房地产拉动起来,但是现在丈母娘不仅从经济实力上去考量一...

  • 丈母娘经济

    今日,一友人忽然来电对我一通大哭,其酸楚样惹人不胜爱怜。问起缘由,说是母亲不满男方条件,逼迫其与心爱的男友...

  • “丈母娘经济”VS“单身经济”

    婚姻里总是有一句人人皆知的至理名言:男追女隔层山,女追男隔层纱。或许现代社会对女士比较宠爱,又或许在男女比例失调然...

  • 2020-08-24

    写在七夕节前的经济分析,进入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经济计划,叫做“拆经济”;第二个十年经济计划,叫做“丈母娘经济”...

  • 原来男方也嫌女方穷

    我们一直都是说,中国的房价都是丈母娘经济,是女孩子娘家把房价拔高了一大节。好像丈母娘就是嫌贫爱富的群体。其实男方也...

  • 20170118

    今天去了几家催款,还算有点收获。晚上去看了丈母娘,气色好多了。 今天极简经济学挺有意思。确实让人对经济学有了认识。...

  • 无标题文章

    丈母娘掌握宇宙真理。 不要认为丈母娘没文化,丈母娘是掌握宇宙真理的。 因为丈母娘最俗气,最懂文化。文化是什么呢? ...

  • 流氓两字的岀处/作者:邵明

    ——丈母娘与流氓两字 (网上截图) 上海房价据高不下,据讲与丈母娘有关。丈母娘讲,与流氓两字有关。结果是,丈母娘与...

  • 家有俩宝,争抢不断,怎么办?

    在现在这个社会,家有俩宝,感觉经济压力瞬间大了一倍。在这个丈母娘当家的社会,我这俩宝还都是男宝,感觉经济压力大了N...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 丈母娘经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nqgj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