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拼桌恋人》请慎重,13:56后高能催泪,会花妆!看哭了的朋友,请后台留言举手,我会负责任……喏,给你纸巾,再看一次
看故事的感受(部分剧透)
最近,有一个量子力学的概念频繁刷屏:多维度(很能够启迪心智,以后有机会,我会另行拽文)。前段时间,日本动画电影《你的名字》在引进国内院线后风评很好,就是借用了第4纬度空间的时间轴变化而构造的。
2012年,日本人已经用这一理论拍摄了《拼桌恋人》。
故事以女主的旁白作为开始。25岁、office lady的她,有一个自高中时期就开始交往、被她认定是真命天子的恋人。女主细心照料着恋人的饮食起居,同时期盼着恋人向她求婚。
只是似乎这份等待有点漫长,女主日复一日的雷同生活显得波澜不惊。伴随着一个很(bu)不(he)靠(chang)谱(li)的穿插,我隐隐感觉到剧情的变化就要来了。
因为恋人提前告知会晚回家,女主有了下班后的闲暇时间,于是独自去茶餐厅吃饭。刚坐下,来了一位银发老人请求和她拼桌。然后……然后,老人自称是女主的恋人、丈夫、孩子的父亲,从未来穿越而来看望她。果然,女主在与老人共进了几次晚餐后,她的现实生活出现了变化。
难道本文标题中说的催泪弹是用肥皂剧+科幻剧组装出来的?是,也不是!如果你理解时间纬度的变化,那么这个短剧对你来说就可能是靠谱的、可能是真实的。当然,如果不理解物理学术,也不妨碍我们接收戏里的鸡精。
剧透到此结束。人各不同,我体会到的高潮是老人给女主的一封信里,你的高潮则有可能是在结尾的一两分钟里。总之,留给各位看官自己慢慢品吧。
讲故事的技术
在这部时长22分钟的短剧里,有6个台词演员、若干背景板演员,有5个场景多次切换,还有穿越概念需要解释,几乎就是要求编剧在螺蛳壳里做道场。所以,要合理地安排信息传递的节奏,不仅是编剧专业必备的一种技法,更要修炼成为心法,才能够不露怯。
《拼桌恋人》的整体节奏张弛有度,13:56之前的剧情节奏平缓,但是稳中有进,还很巧妙地埋了很多伏笔。随着剧情的展开,一个包袱、又一个包袱,不急不徐地向观众抖搂出来。
这样处理,既给观众留够了消化、理解剧情的时间,也帮助观众更好地融入其中、同步节奏。等观众对剧情下文的期待有了更多的自我属性之后,剧情在发生大变化时,观众就很容易获得极度强烈的心理体验。
喜欢这篇文章的你,点赞是标配
转发分享,让大家懂你好眼光是****重点****
欢迎关注公众号 如云知的VR地图(id: ruyunzhi)
你来倾诉,我来润笔
以上都不的你,欢迎任何形式的吐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