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眼看世界
“中国不是正真意义上的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评价孔子时说过。哲学讨论的时熟悉的元素经过不同的视角从而变得陌生,或是几个元素的几何从而呈现的不同的系统。而孔子,恰恰相反,却一定程度上批评定义,而根据其“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定理和不谈“神”的教育观,关于问题的讨论,历来都是以引经据典为主,相当长一部分时间缺失了思考。孔子是如此的不与哲学沾边,所以关于终极问题的讨论都是不符合孔子的思想的。
孔子是一个追求终极仁的人。“人生的路很长,但重要的就那么几条。”孔子既然“十有五而至于学”,那么他在十五岁时便确立了自己的目标,十五岁不仅是他立志的一年,也是他决定人生方向的一年。所以说孔子以后的很多事都是发生在立志后,孔子没有专门强调过他后来的大的变化,可以说十五岁那年孔子找对了他的方向。于是立志变成了孔子的核心思想之一,后面可看出孔子立志于学。学什么,不是宗教,不是神学,而是他的偶像们尧舜禹、周成王的为人处世。为人仁,处事仁。仁孔子从未定义过,他的学生每一次问仁为何物,孔子要么避而不谈,要么迂回的谈具体方面,无论是平常之事还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孔子也是想说明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孔子弟子不问呢?问了就暴露智商了呀,孔子不是说过他不讲玄学吗,只讲知道的啊,你问他便是将自己列入了不知老师之意的人中了。从这点来看,孔子不仅是唯物主义者,有事唯心主义者。唯物是他只讲求客观实物就行,言行就是客观了,不需要一个完整的定义:而唯心则是孔子也要求自己的学生当仁不让,那么连仁都不知道,怎么实行仁,孔子做的不过是向学生们发表了《仁的多种做法》,但具体什么是仁,就由学生们自己领悟吧,我们外界已经干涉不了了。所以孔子第一是要立志,但至于立什么至,孔子是德:第二是要学习,学习学习。以外物先一定的规范,再自己慢慢领悟,这便是孔子的学习学。
学习完了后呢?孔子说他“四十而不惑”,就是啥都知道,但是都是具体事宜,而不是链条和系统。从而有了孔子“五十而知天命”,天命则是孔子宿命论的一种体现。但多数人只是受天命、守天命,而天命又是如何知晓的呢?或者说孔子是否真的知天命了?孔子曾说过“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易经》是反映的是天命,孔子在晚年尤其喜欢读它,孔子的总结却是在七十岁后,可见孔子这的天命并不是孔子已知所有,可以以蠡测海了,而是以天命为神。孔子曾说“祭神如神在”,这便是这天命的运用了,孔子人需要约束,而后来的为什么有更高层次也解释得通了。而孔子的约束则是孔子另一学习方法。曾参层说“吾日三省吾身”,这是自律,而自律的效果是极低或极高的,否则为什么有《戒了吧,拖延症》这种书出现呢。可见孔子第三学习法:律。这里补充一点,并不是自律完全行不通,古时有很多隐士,而重要时期又出来冒泡的,就像陆九渊说他“我在那无事时,只是一个无知无能的人。而一旦到那有事时,我便是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人!”这些人之所以没有灭绝,自律至少是自己人格分裂两人来他律,但追根揭底也是自律的多种体现罢了。这些人都是很早就立志的人,所以才能做到自律。就像莎士比亚的书籍一样,若是没有经过学习便不知所云,而被认为是不好的作品,之所以不能自律仅仅是学习太少了。
孔子最后两重境界“六十而耳顺”和“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做得到的人基本上没有,耳顺便是知道好坏之分了,甚至解决了好坏边界的神人了,边沁曾经的功利主义理论中确立了好坏可以加减,但是至今任然没有定论,因为两个原因更加高级的好处——即自由主义这提出的疑问和难以定量计算,但是前者似乎孔子已经解决了,好坏分界,更好和好也是耳顺的,既知道真相不惑,又能以天命处之。这是其中之一,另一个便是返璞归真了,一切全在自己掌握之中,在这里又要牵扯到唯心理论,正确与否与世界没有关系。而从心所欲则是不需要律了,在这个时候,掌握的东西超多,得到的道理也多了,于是可以与孔子的第一学习学相适应了,已经不需要更多的积累。所以最后两重境界是名真理,真正的不惑和可以知行合一了。这是发展到一定境界后的产物。第四第五便是不惑和知行合一。
孔子一生的仁便从孔子的学开始。孔子治学、志于学、致力于学,讲究就不过1.立志,2.学习学,3.律,4.不惑,5.知行合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