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当年贫苦

当年贫苦

作者: 水绘江南 | 来源:发表于2024-07-21 05:26 被阅读0次

    2016-04-02 10:19:56

    我的童年少年生活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虽然当今社会物质财富已经大大丰富,远非昔日可比,但是当年的贫苦总还时不时映上心头。

    在《拉着妈妈的手》里介绍过,家里的经济状况在村里居于中下层,颇似《平凡的世界》里的烂包户,因此每次走亲访友莫不需要借了邻居的衣服才能出门。我家东邻是村里的会计,经济状况远胜他人,且他家的第四个孩子和我同龄,因此每次都向他家借上一件白衬衫(我们家乡话叫做白领褂),大妈忒热情,对我特别地好,到外地上学工作之后每次回到老家串门,她都一定留我吃些点心,或是哪怕只喝一杯茶。

    在那个贫困的年代,一年里头几乎从来吃不到肉,记忆中只有以下三种情况可以获得特别待遇:过年过节、家中来客、生病不适,最后一种情形还得依据病情决定(有时候甚至期盼自己生病)。对孩子来说,过节来客无疑是最大的期待,平日中午放学回家,行走在村口东西向长长的道路上,迎风飘来一阵迷人的肉香,那一定是哪家今天有了客人。如果是自家飘出,丝毫不亚于今日之中彩票大奖,喜出望外,欢喜地哈喇子都会流出来。倘是过年过节,家家户户炊烟袅袅,一路行来一路香,节日气氛全都弥漫在诱人的肉香里去了。

    因此平日吃饭之节俭可想而知,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有一个场景迄今记忆深刻。我们那里的主食是一种叫做玉米糁(玉米糊,玉米粥)的食物,现在依然如此,据最新研究表明这是我们家乡江苏如皋之所以获得世界平原地区唯一长寿之乡美名的主要原因之一。不过,当年生活贫苦,煮出来的玉米糁太稀几乎可以映出人影来,爸爸妈妈了给幼小的我增加营养,从不知道哪里的罐罐里捧出一小把米来,洗净用纱布仔细扎紧,慢慢放入锅里,玉米糁煮熟的时候,揭开锅盖,小心地取出纱布,倒出米来,放在一个小碗里,这就是我的特供口粮了。

    后来上初中生活大幅改善,可以每天中午用饭盒在学校食堂蒸上一饭盒白米饭了,但是因为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如意之处尚自很多,比如没有佐饭的菜就是一个客观现实,不过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为了补充营养和改善口味,淘米之后,我在水米混合物里倒入一些酱油,蒸好之后,打开盒盖,戳将进去,米饭的下层呈出酱红的颜色,充分拌合,饭香里透着酱油特有的味道,闻之满口生津,好一顿美味大餐。

    说起酱油,忽然想起遇到的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情,某日看到一位大妈从身边路口,隔壁大叔打招呼问她做什么去啊,“去店里,打点酱油补补!”这个回答记忆犹新。个中酸楚、无奈、乐观读者自知。

    我家的老宅如今早已被拆重建,但是当年那个土墙坯茅草屋依然在脑海里留有不浅的印象。它的最大特色,不,与其说是特色不如说是缺点,那就是漏雨漏风。每逢下雨,真所谓外面大雨里面小雨,外婆寻上几个盆呀桶的,放到平日早就知晓的地点,果然不一会儿就会听到滴滴答答的雨水从屋顶渗漏下来打在盆桶里的声响,尤其开始的时候尤其响亮,溅得盆桶四周也都潮了。一个夜晚,身上“布衾多年冷似铁”,质次的棉被硬邦邦的没有一丝暖气,耳边“风声雨声,声声入耳”(其实我是听不到的哇),真乃“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至于门口,因为墙角和木扉下部都有不同程度的破洞,进雨漏风自不可免,但因防堵乏力,只得任其所为,常常竟至汪洋一片,雨止住开门,取来碗盆向外舀水就是年幼的我可以替大人能做的事儿了。天晴之后,外婆一定会喊来爸爸,架上梯子爬上屋顶,替换茅草(后来换成了瓦房),查缺补漏。

    学校里,同学间,同样因为贫苦,发生了很多在今天看来匪夷所思的事情。借墨水就是一个充满时代特色的现象,当年还是使用自来水笔的年代,使用前需要从墨水瓶里将墨水吸到自来水笔后面的一个小皮袋里去,写字的时候笔尖朝下,墨水从小皮袋子里自动流到笔尖,故曰自来水笔。因为容量有限,且墨水瓶携带不便,所以有时难免库存告罄,这时候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充分体现出来了,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可以向同学们借,即从同学的笔里捏挤出若干滴墨水到需要的笔尖,一滴一滴的墨水带着同学间的友爱带着同学间的温情进入到帮扶对象的体内,从此写出更加华美的友谊篇章。但是俗话说,亲兄弟明算账,这些墨水是需要如说归还的,因此常常可以听到“上次借了你5滴墨水,我来还给你吧”。

    剖纸绝艺是同学们智慧的结晶,常听爸妈说“恨不得把一枚硬币掰成两瓣使”,或许这是我们那个层次家庭的父母常在孩子面前唠叨的话语吧,孩子们举一反三,深刻领悟爸妈的指示精神,活学活用,在资源无比匮乏的岁月里,不知道哪一位前辈率先发明了把一张白纸剖成两半使用的绝技。所谓剖成两半,不是裁成两半,而是从水平方向下手,把一张完整的白纸剖成两张厚度只有原来一半的完整白纸。这需要高超的技巧和非常的耐心以及特有的工具,工具就是一把锋利的裁纸刀,从白纸的某个边角开始,小心翼翼把纸起成两层,一个边角不行,可以再换一个,一共可以有四次机会,很多高手几乎可以一次成功,我后来也练就得最多两次。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话用在这里不一定对,因为随后的动作更需要极其精准地把握刀尖,不能有丝毫差错,必须确保刀身和白纸完全水平且一直处于白纸垂直方向的中点,唯其如此才能完好无缺地把一张白纸变成两张,一旦失败,前功尽弃,有时候甚至连原来的白纸也被荒废,得不偿失,赔了夫人又折兵,白白耗费无限精力。放在当下,不知道是不是可以申请非物质世界文化遗产?

    写下这些衣食住学诸方面的当年贫苦,并非误导人们去捂紧钱袋抑制消费,不同时期人们有不同的消费导向,比如拉动内需促进消费,但请仔细观瞧,这一话语核心首先在于“需”,如果没有需要,无论所够物品多么便宜,哪怕只是一分钱,我也以为是浪费。即使你身价百万,也没有丝毫理由去浪费哪怕是一分钱。设若你真想花费而不是消费,何不尝试奉献您的一颗爱心,哪怕只是一分钱,彰显的却是十分真情和万分爱意!

    无论物质条件多么丰富,我们也没有理由浪费一分钱,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君不见古往今来,人类文明的历史有经历过多少次跌宕起伏,谁又能肯定今后不会有天灾人祸导致的生活水准直降低?世界大一家的今天,在我们的身边不远处就有这样的悲剧正在(新闻里)上演,这还不够引起我们每一个珍爱和平的人去警惕去深思么?为自己更为了我们的后人,请继续秉承勤以持家俭以养德的组训吧。

    关联文章  《拉着妈妈的手--献给妈妈的生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当年贫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nvw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