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十八中学生曹雅茗最近很开心,因为能在放学后那段时间里和同学们一起玩耍,一起参加阅读分享会,练习书法、画画,等待父母下班后接她回家。今年5月1日起,这项名为“乐童计划”的学生课后免费托管服务在贵阳市中小学试行,政府出钱,学生自愿参加。截至目前,贵阳市中小学生参与托管率达90.06%。家长满意,学生也乐在其中。(9月29日 贵州日报)
为解决孩子放学后到家长下班这段时间真空问题,“三点半课堂”应时而生。推出“三点半课堂”即解决了家长后顾之忧,又能规范课后活动获得更好发展。可以说,政府出钱的“三点半课堂”是一项实实在在教育民生工程,惠及广大青少年与普通老百姓。贵阳市并非经济十分发达的地区,但政府能够出钱办好“三点半课堂”,证明当地在涉及培养青少年问题上毫不含糊,舍得巨大投入。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当地对“三点半课堂”的理念很清晰,没有落入俗套,变成寡淡无味的变相加重课业负担补课,而是以“乐”为宗旨,让孩子“乐在其中”。“三点半课堂”各地都在紧密锣鼓推广,虽不必也不宜照搬贵阳市“乐童计划”,但“乐在其中”却是必须共同坚守的。那么,如何保障“三点半课堂”其乐融融,孩子能够“乐在其中”成为学校面临新课题。
要让孩子“乐在其中”,就必须彻底淘汰补课思维。当要求学校启动“三点半课堂”这项民生工程时,一些学校就误认为国家的禁补令开始松绑,简单地排出一份补课表,将语数英这些文化课安排进去,而且一些学校已开始启动。这种变相补课显然与建设“三点半课堂”背道而驰。简单用补课替代三点半课堂,究其原因,除了不善创新,更是受传统补课思维影响。“三点半课堂”必须跳出补课圈子,不能借“三点半课堂”之名行地地道道补课之实。如果“三点半课堂”沦为变相补课,带给孩子的不是快乐而是痛苦,加重了孩子课业负担啊!而且这样的补课必将助推应试教育之风蔓,必定是教育的大倒退。
要让孩子“乐在其中”,就必须不遗余力创新活动方式。“三点半课堂”从而本质上属于课外活动时间,而不是教学时间,课外活动应是课堂教学延伸。基于这一属性内涵,课外活动可以将学科拓展作为重点用创新思维去思考。可以将阅读、写作、欣赏、经典诵读、传统文化、书法、绘画、摄影等等作为活动内容;也可以根据学生爱好组建各类兴趣小组,以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活动;还可以针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引导他们夯实基础;还可以引领学生进行自主策划主题活动,在主题活动中培养品行性格,还可以下下棋子,玩玩游戏,看看新闻,读读杂志,猜猜字谜,搞些接龙竞赛。只要教师多花点心思,多动点脑筋,多听取一些意见与建议,必定会有众多新颖有趣活动,丰富孩子的生活。关键是学校必须发挥集体智慧,鼓励师生乃至家长出点子,而不是固步自封搞一言堂。“三点半课堂”要想得到学生欢迎,必须事前精心策划,不断创新。
要让孩子“乐在其中”,就必须量体裁衣因地制宜,不要盲目追求高大上。在开办“三点半课堂”时,学校不要慕虚荣,不要借此为自己涂脂抹粉,更不要想“一鸣惊人”,动不动就是什么与大都市接轨,追求高雅艺术,向往那些气势恢宏震撼人心的大型活动。“三点半课堂”安排什么内容,必须遵循三原则:学校有条件有能力开展,学生感兴趣能够发展核心素养,不同层次学生都可以在学校找到自己归宿。“三点半课堂”决不能弄成少数学生的活动场所,接不接地气最关键。
要让孩子“乐在其中”,还必须谨防变换马甲的培训机构混进进来。学校课外活动资源毕竟有限,整合社会资源是必走的一条路。在整合社会资源时,势必会引起一些培训机构的兴趣。对于培训机构进入“三点半课堂”,学校当三思而行。对培训机构的来历、资源与动机应认真调查评估论证。如果挂羊头卖狗肉,或者利用“三点半课堂”平台实施诱导学生去有偿培训,则必须果断拒绝,否则孩子不会有快乐。一些培训机构培训能力差劲但投机钻营本事很厉害,通过变换马甲进校园牟利完全有可能,提前预防很有必要。
“三点半课堂”不能加重孩子负担,不能成为培训机构牟利的平台,必须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必须是孩子的乐园,保障孩子“乐在其中”是学校必须首先要考虑的。这样的课外服务才有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