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北京之行的最后一天,主旋律是爬长城,谁都听过“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话,在物质生活比较坚实的今天,哪个又不想做好汉?哪个又不想把书上或者电视上看到过发景色变成“亲临其境”?
所以,昨天晚上导游说,今天要早上四点多起床时,我们不但没有一丝不情愿,反而听话地早早入睡,只为了有足够的体力去爬长城。
清晨5点出发,(我因为特殊情况没有与他们住在一起,改住市中心),但是导航才发现从市中心到长城也有不短的距离,何况导游告诉我们,先去四维企业,也以为是长城脚下一个集合地点,也没说什么。
打个车来到目的地,用了一百元,下车后发现我所在的团还没到,而环顾四周,才发现四维企业是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不见人影,只见一辆辆大巴车满载游客而来,我突然明白了:这是与旅游公司有内部连接的地方,按人头收费。
等待其他成员一起到了后,导游给我们每人一个号码,要求我们等会不要把这个摘下来,至于原因,我们没问,她也没说,不过从她一再拜托的口吻来看,谁都明白怎么一回事。
进入企业内部,一个帅哥拿着扩音器给我们介绍了各产品的用途,然后就是购物。同行伙伴有点嘀咕,脸色也不太通畅,我笑笑,没说什么。但是看到一块紫砂吊坠时,还是爽快地买下来,准备作为小子的生日礼物。地陪导游和全陪导游看到我们这一举动,立马都围过来,感觉像嗅到好不容易看到的战利品般,一再和售货员协商。我又笑笑,“别紧张,我会买下来的,知道你们也不容易!”
购买了紫砂吊坠后,先生又购买了一堆零食和纪念品,口里不断念叨,这个给谁,那个给谁,越买,导游发脸色越发晴朗,直到后来干脆帮我们提东西。
耗时两个多小时,我们才从四维企业出发,前往长城。
到达八达岭长城脚下时,已经十点半,导游又问我们是否乘坐缆车。我们总感觉长城太难爬,于是毫不犹豫地选择坐缆车。
导游高兴地说一声“明白!我去买缆车票,你们去排队!不坐缆车的几个人就由全陪导游带着从登城口出发去爬长城。”
我们抬眼看去,排队的人似乎不多,都暗自欣喜了一阵,按计划我们坐缆车上去,然后去烽火台上父母拍拍照,爬几座山,也算不虚此行。
可是,让我们万万没想到的事,这个队伍看似不长,前面又拐进了另一个排队的弄堂里,等弄堂里排的差不多了,又拐进了一个小山堆……总之,等到我们感觉前面快没人排队时,又进入一个新的排队空间,同样的人,不同的地方而已。
我们排着排着,都露出了苦笑,这是谁发明的排队方法?总是让游客以为快排上了,却又进入一个新的排队环境,但速度不会让游客一眼看到前面长长的排队人员,这一招简直不玩太高明!
等得无聊之时,群里全陪导游发来消息:你们坐缆车发到哪里了?我们已经爬了两座山?
我们苦笑:我们还在山脚下排队!
坐缆车的速度比不上徒步爬山的速度,哈哈!世界是最长的路终究是导游的套路!估计地陪导游一直知道爬上一座山头只要三十分钟不到,而我们坐缆车排队都用了快2个小时。
但,既来之,则安之!
我们最终还是坐上缆车,到了长城中游。跨出缆车,迈出长城脚下第一步,就发现长城的倾斜度比较大,两脚自己的角度不是平的,而是接近于九十度,人看似是走,实际,类似于坐攀登,后面的,看不到前面人的脑袋,抬眼看到的就是前面游客的屁股和腰这一截,有的甚至是看到前面游客的脚,可见坡度很大。
我们小心翼翼地往前赶,虽没有太多风,道前行非常困难,必须扶着两旁的铁栏杆才能上去。
虽然如此,道怕长城的人实在不少。
真验证了网上说的一句话:我来长城看人头的!
好在我们凭借毅力终于爬到了一个烽火台,虽然没能进入烽火台里面,但登高望远的喜悦和微风徐来,凉爽都让我们觉得不虚此行。
这长城脚下有多少前辈们的汗水和泪水?甚至还离不开血染的风采!
不到长城非好汉,到了长城更应成好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