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诸葛亮成功实施了五项科研成果的转化,最后一项传承至今,我深谙其道

诸葛亮成功实施了五项科研成果的转化,最后一项传承至今,我深谙其道

作者: 水边一苇 | 来源:发表于2018-10-08 21:13 被阅读0次
    诸葛亮成功实施了五项科研成果的转化,最后一项传承至今,我深谙其道

    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不惜笔墨,极尽渲染,把诸葛亮塑造成智慧超群,料事如神,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遗世独立羽化的人物,天下大事,都在诸葛亮的预料、主导和掌控之中:
    诸葛亮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向刘备献上《隆中对》可行性报告;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独立寒秋,不畏风霜,不辞辛苦地在七星坛祭风,促进火烧赤壁行动得以顺利实现;
    在第一次六出祁山,北伐中原过程中,马谡违反将令,失却街亭,诸葛亮果断使用空城计,成功实施战略转移,反败为胜;而巧布八阵图,班师祭泸水,五丈原禳星,定军山显圣,更凸显了诸葛亮卓尔不凡,超然于世的智慧形象。
    但是,所有这一切非常成就,都是诸葛亮努力学习,勤奋钻研,上下求索,不断实践,锲而不舍的结果。哪里有什么天才,他也是把别人喝咖啡、打游戏、休闲娱乐的时间用于各项工作和技术研发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非虚言也,真的是诸葛亮一生的光辉写照。
    根据现代人力资源评价标准,诸葛亮不但是伟大的政治家,而且是伟大的军事家,同时,还是一位卓有成效的发明家。他的发明创造属于多学科、多领域的,其成果价值,完全可以与西方的同样在多学科、多领域有发明创造的达芬奇相提并论。这些专利技术,既有物质的,也有非物质的,诸多科学文化遗产,足以让世界有识之士自叹弗如,望中兴叹,心向往之。
    一、木牛流马。李白有诗叹曰: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诸葛亮以汉中为根据地,六出祁山,北伐中原。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但是,自古蜀道,不但路途遥远,而且崎岖不平。
    军需物资从成都运抵汉中,再从汉中转运到岐山前线,过程艰险,成本高昂。所以,诸葛亮在排兵布阵,行军打仗之余,还加班加点进行山地运输工具的研发工作。经过无数个不眠之夜,反复计算、修改、定稿,最后终于绘制出施工图纸。工匠依照图纸,经过制作成品、试驾样机,最后量产投入到北伐运输线路中,这是古老的人工智能实践的经典案例,成果署名叫做木牛流马。
    应该指出的是,木牛流马是两套运输工具,分别用来进行水路和陆路的军粮运输工作。木牛负责山地陆上运输,而流马则负责山地水路运输。木牛和流马,在山间小道和木栈道上,使用木牛,遇到山涧或河流,木牛就只能望河兴叹,不能发挥有效作用,这就需要流马担负水上运输重任,二者各自发挥自身特长,互相配合,互相协调,共同把蜀军的军需物资,由后方运到前线。木牛流马行走在山水之间,如履平地,而且速度效率都比当时人工运作提高数十倍,大大节约了运输成本,为北伐中原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据统计,在诸葛亮六出祁山,北击曹魏的军事行动中,蜀军没有发生过军粮短缺,忍饥挨饿的情况。后来,司马懿羡慕嫉妒恨,就千方百计弄了几台木牛流马作为样品,山寨了一批与木牛流马一模一样的运输工具,希望提高魏军的运输效率,要知道,从长安到斜谷,也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虽然司马仲达在抄袭、盗版、仿制方面是高手,但毕竟核心技术不掌握在司马懿手中。最终,高仿产品在半路上抛锚停摆,魏军将士无可奈何,眼睁睁看着数蜀军将士驾驶这批仿真的木牛流马,开启机关,导航而去。由此观之,核心技术优势是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非虚言也。
    二、诸葛连驽。如果说木牛流马是保障军需物资供应的黑科技,提高了后勤保障系统的高效性和安全性。那么,诸葛连弩就是一项直接用于实战的战略性、威慑性的远程打击武器,军事地位相当于现代的战略巡航导弹。诸葛连弩支持多箭齐发、连发,并形成标配。
    同时,还有加强版、升级版等新款出现,对司马懿先头部队形成巨大威胁,呈全面压制状态,他们常常窃窃私语:撼山易,撼诸葛连弩难!曹魏大将张郃,就是被蜀汉大将魏延引入木门道,被连弩齐发,一代名将就此退出历史舞台的,惜哉!
    马谡驻守街亭,之所以放弃冲要之地,而非要凭高视下,像劈竹子一样歼灭来犯之敌,就是因为他的部队已经标配了诸葛连弩,片面地认为即使曹睿亲自到两军阵前,也必然有去无回。但是,决定战争胜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先进的武器只是保障胜利的重要条件之一,而不是唯一条件。
    就如街亭之战,驻守军队的地理方位才是至关重要的,是能否守住街亭的根本之所在,如果失去在冲要之处的防御,而移兵山上,希望居高临下,以势能转化为动能,与司马懿进行攻防,则是马谡的一厢情愿。
    正如事态发展的那样,老司马并不攻山,并不对垒,而是围而不攻,切断饮用水源,从本能和生理上进行扼制。其结果必然是马谡军队不战自乱。因此,不可大用的是马谡,而不是诸葛连弩。
    三、八卦阵。史料记载,诸葛亮在隆中躬耕陇亩,并非心无旁骛,全力在第一产业大有作为,而是一边耕田,一边读书学习、建群建圈、旅游社交,各不相误,并且按照九宫八卦方位和五行相生相克原理设计创作含有强烈的攻防意识的八卦阵法,并绘制成八阵图,知名度日渐提高。有诗叹曰: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但是,诸葛亮信誓旦旦,屡次三番把自己同春秋时期的管仲和战国时期的乐毅相提并论,有些人就呵呵了:诸葛亮虽然是学霸中的学霸,成果斐然,但是如果同古代贤人相比,还是扯得太远了。
    不过,千里马不常有,伯乐还是有的,那就是崔州平和徐元直,这两位高人一致认为,诸葛亮与管仲、乐毅都是大数据,完全可以合并同类项。而且,司马徽更是对诸葛亮点赞有加,他认为,诸葛亮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与管仲乐毅类比,多少有点差强人意,应该分分钟与兴周八百年的姜尚和兴汉四百年的张良相pk,才显得公平合理,恰如其分。
    伏羲创立八卦,文王把这一学术思想发扬光大,而诸葛亮是文王八卦理论用于军事实践的第一人。诸葛亮奉命入川,沿长江三峡逆流而上,一路考察地理形势,有重大发现:鱼腹浦是进出巴蜀的必经之地,却无险可守,必须早加防范,以备东吴伺机而动。于是,按照八阵图纸,砌筑了一座石质静态的八卦阵。
    物质是运动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砌筑的八卦阵足以令来犯之敌望而却步。果不其然,夷陵之战后期,东吴大将陆逊乘胜追击先主刘备,在鱼腹浦进入八卦阵,但见阵中的土石草木周而复始,绵绵不绝,冰火两重天,令人眼花缭乱,心惊胆寒,两股战战,争先恐后地夺路而逃。
    但是,如果没有名人指引,没有精确导航,就会深陷其中,而不能自出。六出祁山的军事行动中,八卦阵曾经让曹魏大军闻之色变,屡屡受阻。司马懿即使知道诸葛亮摆的是八卦阵,也没有避免打阵的将士被获遭擒,连连叹曰:诸葛亮,高,实在是高,我不如也!
    四、孔明灯。说起孔明灯,大家并不陌生,甚至有人还亲自点燃,通过纵向位移和横向位移,飘向远方,许个愿,希望心想事成。但是诸葛亮发明孔明灯却不是为了节日祝福,而是具有重要的军事目的,孔明灯作为军事情报的载体,出现在汉中之战的战场上。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猴子都很愁,何况是人呢,为了节约人力物力,为了使信息快捷高效地传递,以便各路大军相互配合,相互支持,诸葛亮就根据热学及空气动力学原理,设计制作了这种信息传递工具,用于军事行动中,
    比如,黄忠驻守定军山,法正就可以站在对山上,趁着夜幕降临,放飞孔明灯,向黄忠传达上级指示,要求黄忠次日中午力斩夏侯渊。那么这条信息的传递过程也不过历时三十分钟而已,完全不会贻误战机,错失名垂千古的定军山大捷。
    诸葛亮在岐山大寨中向驻扎在斜谷的赵云传达撤军命令,如果使用孔明灯,就可以快捷高效地实现信息沟通,赵云可以果断启动应急预案,使全体将士及时摆脱不利局面,完好无损地退出斜谷道。
    孔明灯虽然有不走弯路,直线运行,无人投递,免除人力成本的优点,但是缺点也比较明显,由于其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研制而成,严重依赖风力风向的作用,所以,具有很大局限性,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要轻易使用,而一旦使用,就应该做到百分百准确无误,否则就会导致战略战术上的损失。
    五、馒头。据史料记载,蜀汉大军五月渡过泸水,向纵深穿插,进入云贵高原地区的不毛之地,采纳参军马谡的攻心为上策略,七擒七纵民族分裂势力首领孟获,最终孟获心悦诚服,庄严宣誓:南中地区是蜀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南中人民将紧密团结在后主刘禅周围,在诸葛丞相的依法治理下,努力开发南中,保持南中地区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从而安定了南部边疆,为北伐中原免去了后顾之忧。
    但是在平叛过程中,蜀军所到之处,也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杀戮敌方有生力量,肯定在所难免,比如火烧藤甲一战,就使不可一世的藤甲军全军灰飞烟灭,同时,杀人一千,自损八百,蜀军也存在正常及非正常减员。
    所以,在签署了和平条约,降书顺表之后,蜀军择期搬师回朝,将要北渡泸水之时,忽然出现极端天气现象,泸水洪波涌起,浊浪排空,还有无数阴魂若隐若现,极力阻止蜀汉远征军北归。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是描写泸水的著名诗句,但是,在三国时期,泸水上根本没有铁索桥,若想渡江,必须用船作为运载工具。面对突发事故,诸葛亮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开动脑筋,发动机器,研制祭品。通过面点加工,形成外面皮,内肉馅的生物替代产品,这就是馒头。然后组织司务人员根据配方加班赶做,并批量生产,运抵泸水岸边。岸边除了摆放猪牛羊三牲,藤条编制的筐里装有许多这种模拟蛮人头颅的馒头。
    诸葛亮排摆香案,一挥而就祭文一篇,并且把酒临风,慷慨吟诵,然后,将士们争先恐后,纷纷将馒头投入水中。倾刻间,水波不兴,风消云散,阴魂也不知所去何方。
    于是,蜀军顺利渡过泸水,《三国演义》用“鞭敲金镫响,齐唱凯歌还”来点赞远征军班师回朝。从此,蜀汉政权进入北伐战争的前期准备阶段。
    在此期间,蜀军将士发现,馒头不但可以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可以旗开得胜,马到成功,还可以补脾胃,坚筋骨,充饥止饿,强身健体,而且口感确实符合大众口味,可以作为主食在军队和家庭中推广,于是没过几年,馒头就成为舌尖上的美味,在华夏大地的餐桌上广为流传。
    虽然馒头研发于祖国大西南,但好技术、好产品是没有地区限制的,特别是中国北方,馒头几乎成为人们每餐必备,人人爱吃,人人想吃的主食。我本人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既是馒头每餐必吃,又是深谙蒸制馒头其道的美食达人。
    面粉、酵母、水适量,三合一有机混合,待到醒开,就上锅蒸制,历时三十分钟左右,一笼笼热气腾腾的馒头,飘着沁人心脾的香味,就横空出锅了。而此时此刻,总会得到家人的点赞,虽然点赞有鼓励我长此以往,乐此不疲的嫌疑,但是,油然而生的成就感使我毫不介意。而亲朋好友不远十几公里过来座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慕名了我蒸制的馒头。实不相瞒,我十分乐意从事这项活动,因为我觉得,有成就感就是人生在世非常有意义的一种状态。
    馒头是一种中国文化,更是三国文化中的饮食文化,馒头作为中国传统美食,过去喜欢,现在喜欢,将来也必然为后代子孙所喜欢,成为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历史组成部分。
    当其时也,不仅是《出师表》无人可比,就是这五项科研成果,也无人媲美,曹操、司马懿、周瑜、庞统、徐庶,陈登、司马徽等智慧超群之士,难以与诸葛亮度长絜大,比权量力。而华佗,马钧等人,都是当时的专业技术人员,只在某一领域有所建树,比跨学科、多领域实践的诸葛亮,就黯然失色了许多。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千百年来,英雄辈出,然而能与诸葛亮相提并论的人,也是为数不多,屈指可数,在重文化轻技术的时代,诸葛亮无疑是敢为天下先的先知先觉人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诸葛亮成功实施了五项科研成果的转化,最后一项传承至今,我深谙其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ofs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