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心法》第二天
《心法》第二天,读到关于四个方面“欲望”&“人的本性”、“意识体和灵魂”&“科学”,自己思考了一下,组合成前面两组类似的却不同面的不同诠释。
说实话,粗读之后,在回味一念成佛,一念成魔的思考中,我突然想到了高铭写的《天才在左疯子在右》,那种自然而然的想到。
然而,然我更多回味查找翻阅《楞严经新表》的,是稻盛君的六波罗蜜:贪、嗔、痴、慢、疑、见。
“贪、嗔、痴、慢、疑”佛家谓之五毒心,这五种心会使我们造作恶业,就像毒药会妨碍我们修行,故称为五毒。而“见”又含“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及“戒禁取见”,总之,佛家称之为十惑。
回想德慧师父当初想尽各种通俗易懂的方式让我们了解法意,当初觉着晦涩难懂,在日后的经历反观,以及现在稻盛君的一系列案例引用分析中,竟然把有些之前迷雾的节点自省了。
“贪、嗔、痴、慢、疑、见”源于“眼、耳、鼻、舌、身、意”,人性本善,但在复杂的社会群体中,犹如白布置于染缸,有着不同的色彩与表象,好看与不好看,也就有了“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与“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但是布是物质本身,人是心的载体。
我想,不管是“欲望”&“人的本性”还是“意识体和灵魂”&“科学”,稻盛君最终想阐述的就是万象于心,心从哪里来,就需要回到哪里去,心是一切的定海神针,看清并明白这一点,还有什么不成的呢?
成佛成魔,天才与疯子的博弈,结果就看心是否在当时开小差了,如此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