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昨天终于读到了这篇千古名篇。一直在白露为霜的传说中,遐想千年前的爱情,求而不得的失落以及不断求索的追逐。所有的一切,在昨天终于有了新的注解。
题外说一句,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好好读读诗经,可惜我到现在才明白诗经的地位,有点晚了。
蒹葭在认真的向我们讲述一个千古难题,即“求不得”。说实在的,以前给我的感觉与关睢相似,都是求而不得,辗转而思的过程。
其实,有很多事情跟努力无关,就好像关睢中的窈窕淑女,蒹葭中在水一方的伊人。从秋日晨霜起时,追到晨露没时,这可能不是一日之事,只是记一日之事而已,其实,我想说的是放弃。懂得舍弃,也许能才遇到,生命途中一直背着包袱,那么前路一定很累,而求不得的事实,也会颓废一个人的心态,正如多年前的一首歌中所唱一样,该放就放。那不是认命,而是取舍,识得人生之不足,才能尽可能寻求人生之完美。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在梦中,所有想得到的东西就一直在你的眼前若即若离,好像伸手就可以捉到,可是却是难于登天,最后会在焦急中惊醒,摸摸汗水,会回想梦境竟是如此真切。而蒹葭,是不是一直在描述作者的一个梦呢?作者在用他的记忆,来向我们展示一个千前年的梦境,梦里的伊人,清晰可见,却是追索不及呢,宛在水中央,那是如洛水女神般的神祇,那哪里是凡人所能追求的,能在梦中相见,那也是神的眷顾。所以,作者只是在记梦,最后用一句宛在水中央来说明其美如秋水的颜与神。
初读蒹葭,就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非常美好的画面,秋水宁静,秋草繁茂,几丛芦苇临水而生,秋寒却不寒,几滴晨露还带着一丝白霜,透过芦苇那洁白的穗,一位秋水伊人,踏浪而来,凌波而立,那是一种多么美好而让人神往的画面,所谓情,传唱千年而不朽,皆因于此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