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腊月二十三,年味儿就越来越重了。
记得最忙碌的是母亲,她忙着蒸馍、搁锅、煮肉、洗菜、剁馅、包饺子……更别说还要喂鸡喂猪,准备一家老少的新衣裳,一忙就忙到除夕之夜。
父亲也很忙。他忙着给家里的各个门框门心量尺寸,裁对纸,整好一大摞,拿着去街上请人写对联,然后再熬好浆糊,在除夕之前把大门和各个屋门的对联一一贴好。这下,家里的年味已经十足了,就等着正月初一过大年了。
做为小男孩,我最盼望的就是吃饺子放鞭炮和压岁钱了。
大年三十的夜晚差不多家家都吃饺子的。街坊邻里的家族叔伯之间,你给我端一碗饺子,我给你回一碗饺子,差不多就够全家人吃一顿了。
正月初一一大早,我就会被院子里的鞭炮声惊醒。父亲早早就起了床,在院子里拢上一个泡桐木的火堆,上面堆放一些松柏枝,烧得噼啪作响,火星四溅的,这就叫“兴旺发达”吧。父亲在贴着老天爷神像纸和祖宗牌位的地方摆上供飨的食品,再点燃一柱香,就手提着一挂长鞭在院子前后游走着放起来。
我醒来一摸枕头底下,拿起父母给的崭新的三毛两毛压岁钱装进口袋,好去买玩具和小人书。接着,我就跑到院子去拣地上没燃爆的小鞭炮,拿火香头燃放着玩。
大年初一早上吃过一大碗水饺,我就拿着鞭炮和火香头上街找小朋友去四处显摆了。这时,街上到处是小朋友的欢笑声和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浓浓的硝烟味,显示着年味的浓重。
大年初一的庆祝活动还是丰富多彩的:杨堂的狮子,司马街的排鼓,东乡的踩高跷和坐老杆,还有诸葛村的龙灯,能一直延续到元宵节后呢。
另外,还有邻村的连台大戏和露天电影,也是一演就是好几天,相当地吸人眼球!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时世的变迁,我总觉得年味儿是一年不如一年了。
特别是这些年,到处禁放烟花爆竹,再加上城市区许多人家又不贴春联,年味也就只剩下一碗水饺了。
听说今年到处又开禁让燃放烟花爆竹了,那么年味儿也该会更浓一些了吧!
但愿传统的新春佳节能给人们带来更大的欢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