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一旦牵涉自己,就好像难以实践。比如,自己的孩子在家整天睡觉,你有定力不去干预吗?
又比如,现在的考试,整个社会都如此重视,自己作为家长,不重视能行吗?
现在的各种理论,多而繁杂,看似都有道理,但这样的道理,敢冒险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吗?
真是太难了。
还是按自己想法,去做自己的事,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也该如此。如果真有问题出现了,索性花钱找老师咨询,或去心理辅导。
笔记
1.干什么事都需要智慧,而不是方法
2.慢慢来才是生活,不要被纷繁复杂卷入
(慢节奏快生活)
允许自己慢生活
有缘自会相见,同频才能共振
静品人间烟火气,慢度生活好时光
3.越便利,反而越有距离感了
4.斯德哥尔摩综合症(PUA)
5.衡量游戏产品的好坏:能够让人上瘾
6.企业是被动的,如果不能让人上瘾、依赖,这个产品就会被淘汰
7.内卷也叫剧场效应(恐惧变焦虑,焦虑变抑郁,抑郁变躺平)
孩子躺平是选择跳出被裹挟的漩涡
困境—囚徒困境《博弈论》
打破内卷的方式:不跟你玩了
《富爸爸穷爸爸》中老鼠赛跑—忘了自己的方向
目标:幸福生活、有获取幸福的能力
8.松弛感:内外协调
遵从自己的内心
当下幸福一生幸福
9.让学习成为孩子体验生活的工具
痛苦、创伤也是为我所用&助我成长
看见并确认,觉察即疗愈
10.P值<0.05,就是“显著
11.学会解读情绪才能理解他人
理解别人,共情才能共振同频
12.能力极具弹性
面对面的交流,提升跟他人相处的能力,增强理解力
13.均匀悬浮注意:第三视角(清醒的头脑,清醒的鉴赏力)
14.向孩子请教-是最好的走进孩子,解决亲子关系的方法
我们在固有熟悉的模式里拼命把新赛道的孩子往回拉,是错误的
15.科技成果:游戏也可以提高注意力、记忆力、决策力等,对老年人也有很好的帮助,游戏方式也可以提升学习。重要的是发挥长处克服后果,不要因噎废食
当我们面对当下过去就是历史,当我们面对未来现在将成为过去
《热锅上的家庭》推荐:创伤也是动力,家庭中的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渴望,组合起来就会形成一个家庭系统,如何发现每个成员背后的渴望,怎么整合所有的需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