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真实的故事
带娃难受着呢!微信群又有吐槽信息,来自90后妈妈桥柳家长的哭诉…
我家孩子,遇到难一点的事就发脾气,我该怎么做啊?各位前辈们请指点一下。谢谢啦!孩子经常气得我豪豪大哭。
让动手、动嘴的作业他特烦,坐桌子就发脾气,尤其不肯朗读,更讨厌草稿…
背书背了几遍还是记不住,就开始发火了。
我说:你先收拾一下心情,平静下来再背,不然越发火越不会。
我说完他就接着说:你呆在我家干嘛呢?还不赶快走。
儿子就这么说话,能不哭吗?我通常都被气得眼泪哗哗的,“我呆他家干嘛?还不走”这是我儿子的话呀!
![](https://img.haomeiwen.com/i12080143/201b577e99e79d4c.jpg)
对话开始了~~~
“过来人”家长:@桥柳 陪伴孩子、家长成长,这是铁的规律,珍惜!真实的孩子,抱抱他、接纳他。自己的行为改变,与孩子拥抱的亲密举动,会有新的感受,试试吧!你也可以告诉孩子,妈妈都哭了,需要你的抱抱。
桥柳:@“过来人”家长,有点效果,但是很快恢复发脾气阶段。
“过来人”家长:那是家长的行为诱导,孩子恢复原样,才能得到妈妈的关注。家长行为,究竟存在什么呢?我无法判断。
“你呆在我家干嘛?”孩子怎么会说这样的话呀!
一定是爸爸妈妈之间的意见不一致,甚至到了对立的局面,才会让孩子有这样的话语。夫妻关系的和谐,这是核心,别折腾孩子了。
桥柳:他爸早上出门,晚上回来带小的睡觉,我们没对立啊?我有事气急了,会对孩子丢东西,但是爸爸不一样,他不理会孩子的一些琐事,我觉得他不理更好,因为爸爸会打娃,他真的会出手打孩子的。
“过来人”家长:@桥柳,你家孩子的话,说明心理感受“不爽”已经很严重了,重视!!!
家长一定要改变,千万别让这份负能量变得越来越大。家长一定要明白,等孩子长大了,孩子的内心感受没有变好,那么孩子的反抗力量的伤害性更让人心痛。
桥柳:心累呀!昨晚那一刻,我是真想立马出去,只想着逃离现场,我突然觉得自己要活不下去了!
“过来人”家长:@桥柳“活不下去了”不要回避这个感觉,觉察到了自己真实的感受,给自己一个拥抱。积极地向老公求助吧!把自己的感受告诉老公,两夫妻一起走出困境。
年轻的妈妈,此时此刻“活不下去了”,让人心痛。
心累呀!这是与娃斗智斗勇的心路历程,心路最难走,家长不可回避。
桥柳家长,她的心声引起了群内其他家长的共鸣,大家都积极给予温馨的回应。群里家长积极互动中:
A家长:@桥柳 "你呆在我家干吗呢?"孩子说这样的话,很难受了不?!!
我有个邻居被儿子气得…自己说要去跳楼了!
然后,到了中午,她儿子打电话来找老妈。
老妈气呼呼地问,找我干嘛?
儿子说:我看你跳了没有……
@桥柳,听听别人的经历,心情好点了不。
B家长:@桥柳,家长真的不要打孩子。这点在我孩子很小,我就说服了我老公。家长加强学习,与孩子斗智斗勇,与孩子一起成长,做个让孩子尊重和佩服的家长。
![](https://img.haomeiwen.com/i12080143/1157dda4251d576c.jpg)
家庭经营、教育孩子的第一要素:家长成长
年轻的家长需要成长自己,历练自己这是艰苦的成长历程。
桥柳把自己当成了受害人,受害人的心态模式一定是情绪管理能力缺位,遇到困难就会畏难而退。不懂得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又特别在意孩子的事情,孩子的语言、小小年纪不懂事的举动,不得当的事情与不得当的情绪混杂在一起,对自己带来极大的情绪波动,家长控制不了了!!!
问题在哪里?其实伤害自己的并不是孩子的行为举动,而是那份“受害者”的心念。心念引导下,家变成了传递伤害性能量、也就是"恨"能量积聚的地方。
"恨"是未被满足的爱诉求,这种感受挥之不去,总有喷发的时候。管理好情绪再去处理事情,那么听听别人的故事,打开视野获取更多信息,可以平复心里难受的心境。
焦虑的家长,带给家庭的一定是幸福力破坏性因素,孩子不能选择自己的原生家庭。那么,孩子在“不幸福”的环境中成长,家长愿意这样吗?
追根溯源,看待家庭幸福力,家长自身的改变是核心。
家长自信,坚定信念:孩子爱妈妈!
![](https://img.haomeiwen.com/i12080143/1c0e31287ae2921a.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