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必须要跟大家讲讲essay写作的三个基本原则。做到了这三点,你们的essay才能算符合MBA essay的基本要求,AO才看的入眼,你们才有机会凭借文书而不是拼背景胜出。
不要以为这三点很容易做到,我看过的那么多essay里,能同时做到这三点的可能连5%都不到吧,所以做到的同学,你就赢了95%的竞争对手啊!
原则一:Don’t Tell, SHOW
这是中国同学做的最差的一条。
你们首先要理解,essay不是商业报告,不是年底的performance review,也不是社论新闻稿,你不需要自我评价。它是让AO通过你的经历,故事和行动,判断你有多优秀,多适合MBA和这个学校的载体。你说的,没有用,AO自己看出来,才有用。
你们可以把申请当作一场审判:你光说自己有罪或无罪,没有意义。最终法庭作出的判决,是基于“证据”。有罪无罪,你提供证据就行了。证据提供的越丰富越具体,AO作出判断越快越肯定。法官听多了“我没罪”的哀嚎是不会为你的自我评价所动的。同样,AO看多了喜欢夸夸其谈的MBA的自我吹嘘,你把自己夸的多美他们也是不会为你所动的。
打动人的必须是证据:具体的故事,你的行动,实打实的结果。
最近在看综艺节目《壮志凌云》,里面一点瞎BB都没有,基本全是实战。但就是,而是只有是在实战里,你迅速看到了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和长处。
张雨绮从来也没说过自己胆大,坚韧,不放弃。但200多米的高空爬竿,所有男人都怂了,就她一个人,中途数度怕到全身僵住,还是一次次重新往前,最后做到了。
张若昀和欧豪从来没说过自己大气,但好胜心如此重的两个年轻人,屡次在需要挺身而出的时候先出场做实验品,在其他人想要上的时候主动让出机会。
蒋方舟从来没说过自己富有团队精神,但她在明知无论输赢自己都会被淘汰的时候,还尽了最大的努力帮团队所有人赢了勋章。Amber从来没吹嘘过作为一个女生,自己体能过人,但她跟男生做一样的高体能比赛,经常还比他们做的好。郝邵文从来没说过自己persistent,有拼搏精神,但每一样比赛明知要垫底他还是努力拼到最后。
再说一个,在记飞机机型游戏前,夏雨说,演员老背台词,记忆力游戏应该对他没有难度。结果第一个被淘汰了。。。哎不要误会,我还是很欣赏夏雨的啊!这不是说他自我吹嘘,只是,每个人对游戏是什么还没有具体概念的时候,自我判断不一定是准确的。在没有跟竞争对手比过之前,对自己位置的预测也往往是不准确的。
你们申请也是一样的。你们没有上过MBA,Master,对自己在那样的环境里表现如何,自我判断不一定是准确的。你们人生中没有经历过MBA申请的竞争,对竞争对手不了解的情况下,对自己的评价也往往是不准确的。AO深知这些,所以根本不会care你对自己评价了啥啊,他们要看的是最后这个游戏到底谁记的多!
I am ambitious, open-minded. I never give up. I am an creative person and will always try new ways. 扯这些都没用,证据呢?
去掉你essay里所有“statement”,夸自己有leadership,有teamwork,有远见有魄力,都只会引起AO的反感,让他们觉得你不成熟。通过事例“show”出来的,才是真的,才最有震撼力。
我会很乐意跟张雨绮做队友,因为知道无路可走的时候她有咬牙就上的勇气,绝不会中途退出;团队里有张若昀欧豪这样的体能达人当然好,但前提是他们礼让有团队精神;Amber和郝邵文这样的看上去显弱选手,却有坚韧的力量,我也很乐意成为他们的同伴。这些就是“who you are”,是你的背景资历无法展现的部分,却是AO选择班级成员的重要依据。
Be yourself,但这个yourself是什么样的,你自己说了不算。SHOW ME。
原则二:具体,具体,具体!
这条跟上一条don’t tell,show相辅相成,是“show”的精髓。
中国同学在这一条上,做的也是很差的。大概因为我们“讲故事”的能力并没有经过多少训练,很弱。大家经常都是高度总结了自己做过的事,对什么地方应该展开,什么地方应该增加细节,却毫无概念。
准则是:situation要解释的非常清晰,所以读者知道你具体面临什么挑战;actions要详细列出,所以读者能从中看出你体现的各项能力;最后不要忘记给结果和感受,完结故事的同时凸显你的成功。
“张雨绮完成高空爬竿”,是不能给人留下多深刻的印象的。
“张雨绮在所有男学员都吓的放弃了的情况下,在200多米的高空,爬上横出去五六米长的横杆。中途数次因为害怕,全身僵住完全动不了,但每次她都能逼自己醒过来,继续鼓起勇气往前,最终完成任务,取得勋章,避免了被淘汰。”这才叫STAR:有situation和task,有actions,有results。(哎我用了这么多次这个例子,《壮志凌云》是不是应该考虑给我点儿广告费啊。。。)
我常读到situation讲的过细,actions部分却寥寥数字一笔带过的essay。比如:一个如何如何复杂有挑战的项目,讲了一堆,到了action部分则是:于是我激励了团队,发挥了每个人的长处,最终带领团队完成了任务。你怎么激励的啊?怎么发掘和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啊?怎么带领的团队?完成了什么任务,完成的程度如何?不给我这些具体的描述,我怎么知道你的能力到哪个地步了啊?跟队友说一句“加油”也叫激励,用自己的魄力去影响,具体的分析去支持,周到的安排去协调,针对个人情况作出灵活沟通去鼓励,这也叫激励,但两者表现的能力level完全不同啊。
凶杀现场有滴血,那不叫证据。那滴血的DNA构成等具体内容,才叫证据。
笼统地用所有人都会说的话来高度概括自己的行动,那也不叫证据。你的行动里有具体的你的DNA:你的思考,你的一步步举动,你对不同人的反应,这些才会让这个故事变成“你的故事”,而不是几乎能用来总结所有项目所有申请人的废话。
具体具体再具体
原则三:一段一主题
这又是一个中国同学常做不到的原则。
英文写作圣典《The Elements of Style》里,明确指出:
“Make the paragraph the unit of composition: one paragraph to each topic.”
“As a rule, begin each paragraph with a topic sentence; end it in conformity with the beginning.”
意思是:每段只能写一个主题,这个主题必须在段落的开头就明确指出,并在段落的结尾进行呼应。
所以落笔之前,先想想自己这篇文章包括了几个阶段,几个小主题,把它们分为不同的段落。每写一段,就围绕这一段的主题,不要试图在里面加入任何其他内容。
写career goal essay:personal story是一段,工作中如何逐渐琢磨成形是一段,分析市场潜力和现存问题是一段,详细解释自己的职业目标是一段,最后why school是一段(或几段)。不要在一段里一会儿说过去的经历一会说未来的打算一会儿又加个why MBA。
写推荐信更是如此:每一个优点就是一段。段首说明优点,跟着给出证据(具体的例子),结尾可以呼应性再夸一句,也可以就以例子的结果结尾。不要试图在一个优点里杂进许多其他优点,在一个项目例子里试图表达太多的长处,这样做不但不能impress到AO,反而会让人觉得你思路混乱,trying too hard,并且连最基本的写作功底都没有。
再强调一遍:很多人喜欢把不同的优点(从写作角度来说,就是不同的主题了)硬揉在一起,试图表现自己各方面都行。比如:Melody在这个项目上,领导团队,学的很快,沟通能力不错,还特别有团队精神。这不叫主题,这叫总结!这句话,必须要拆开为四个不同的优点,分四段分别阐述(可以用同一个例子)。
那一篇推荐信岂不是只能写最多三个优点了吗?我其他优点怎么办?
你真的有其他优点吗?你确定你所写出来的,都“超过peers很多”吗?这些优点都有特别强有力的具体例子来支持吗?
“Three”原则,是申请各项材料的大原则。你能找出三个,已经很了不起。如果你真的各方面都比别人出色,那么你自己最强的这三点,就更引人注目,效果是一样的。试图用“tell”来展示自己well-rounded,是没有意义的。
尤其,这年头谁记得住“well-rounded”啊,我们要的是特色,ok?你的特色,就是你每一段专心突出的那一个主题。
Don't tell,show。具体,具体,再具体。一段一主题。这三个原则,你们记住了吗?
编辑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Contact me:Elsee199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