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随记二十八(4.15——4.18):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论语》随记二十八(4.15——4.18):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作者: 好家伙迪蒙 | 来源:发表于2015-03-10 16:40 被阅读60次

    里仁第四(4.15——4.18)

    4.15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译文:孔子说:阿参哪!我的思想贯穿着一个基本观念。曾子说:是的。孔子出门后,学生们都问:刚才老师说的是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的意思是,他的思想贯穿一个基本观念,就是忠恕。

    随记:孔子自己对忠恕是有描述的。所谓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所谓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合起来,忠恕之道,求的是随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晚年才达到的境界。

    至于曾参说的到底是不是孔子的意思,谁也不知道了。

    4.16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和君子讲道理,和小人讲得利。

    随记:实际上无论哪个年代,君子小人,无不趋利。不然怎么有苏秦相六国,烛之武退秦师?身处高位的君子,多如牛毛,能喻于义的君子,自古以来都是少数。

    4.17 子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孔子说:看到人家的优点就要自我勉励向他学习,看到人家的缺点就要自我省察警示自己不和他犯一样的错误。

    随记:有知人之智,也有自知之明,不自傲,不自卑,理智平和,积极上进,这是一种反求诸己的高度自觉,也是一种强大的智慧。

    4.18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译文:孔子说:侍奉父母,(如果父母有错的话)要委婉的劝告,如果父母不听自己的,也要恭敬地不冒犯他们,虽然很辛苦,但是不能怨恨。

    随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孔子自幼失怙,该是很能体会父母的重要,所以特别对“孝”行有理想化的要求。“劳而不怨”和民间谚语“久病床前无孝子”是有些相背的。孝是个大话题。不只是子女对父母的赡养,还包含两代人的交流共生。网上有小故事劝人孝,虽然煽情,不过对于勤劳善良的父母,是不过分的:

    一只小鸟在窗外啁啾。父亲问他:“那是什么?”

    他往窗外一看,说:“那是一只麻雀。”

    “是什么?”父亲耳朵有点背。

    “是一只麻雀。”他以为父亲听到了。可父亲一会又问:“你说那是什么?”

    “那是一只麻雀!”他将“麻雀”两字吐的很重。

    “你说那是什么?”

    “我说那是一只麻雀!麻——雀!听清了吗?”他已经很不耐烦。父亲没有再问,从怀里掏出老花镜,戴上,又慢慢掏出个发黄的小本本,翻到一页,慢慢地念出声来。“今天是我儿子5岁生日。5岁就会说好多话了!我带他到院子里玩儿。我抱着他坐在门前的一棵槐树下。一只小鸟飞过来,落在花枝上叽叽地叫.儿子马上问我:”爸爸,那是什么?”我说是一只麻雀.过一会,儿子又问,爸爸.”那是什么”?我又告诉他,那是一只麻雀。儿子好象是第一次见到麻雀,两只眼睛不停地往树枝上看,越看越高兴,拍着小手又问:”爸爸,那是什么?”那是一只麻雀.也许那只麻雀叫的太可爱了,儿子一直看个不停,一直问个不停.一共问了25遍,为了满足他的好奇心,我就回答了他25遍。

    他怔怔地坐在那里,眼泪流了下来,然后走过来,一把搂住了父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随记二十八(4.15——4.18):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oovx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