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诗经》学习第39篇《邶风 泉水》

《诗经》学习第39篇《邶风 泉水》

作者: 流水王丽霞 | 来源:发表于2022-04-07 23:36 被阅读0次

    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诗经》学习第39篇《邶风 泉水》

    【原文阅读】

    毖bì彼泉水,亦流于淇。

    有怀于卫,靡日不思。

    娈luán彼诸姬,聊与之谋。

    出宿于泲jǐ,饮饯于祢nǐ。

    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

    问我诸姑,遂及伯姊。

    出宿于干,饮饯于言。

    载脂载舝xiá,还车言迈。

    遄chuán臻于卫,不瑕有害?

    我思肥泉,兹之永叹。

    思须与漕,我心悠悠。

    驾言出游,以写xiè我忧。

    【译文参考】

    泉水汩汩流不息,还是回归入淇水。

    怀念卫国我故乡,没有一天不思念。

    同来姬姓好姐妹,且和她们来商量。

    回想当初宿泲地,摆酒饯行在祢邑。

    女子出嫁到别国,远离父母和兄弟。

    临行问候我姑母,还有众位好姊妹。

    如能回乡宿在干,饯行之地就在言。

    车轴上油插紧键,直奔故乡跑得欢。

    疾驰速奔回到卫,不会招来甚祸患?

    我的思绪到肥泉,声声叹息永无休。

    再想须城和漕邑,我的忧伤没尽头。

    驾着马车去出游,藉此排遣我忧愁。

    【字词注释】

    (1)邶(bèi):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地在今河南省汤阴县东南。

    (2)泉水:卫国水名,即末章所说的“肥泉”。

    (3)毖(bì):“泌”的假借字,泉水涌流貌。

    (4)淇:淇水,卫国河名。

    (5)有怀:因怀念。有,以,因。

    (6)靡:无。

    (7)娈(luán):美好的样子。

    诸姬:指卫国的同姓之女,卫君姓姬。

    (8)聊:一说愿,一说姑且。

    (9)泲(jǐ):卫国地名。或以为即济水。

    (10)饯:以酒送行。

    (11)祢(nǐ):卫国地名。

    (12)行:指女子出嫁。

    (13)姑:父亲的姊妹称“姑”。

    (14)干、言:卫国地名。

    (15)载:发语词。

    (16)脂:涂车轴的油脂。此处作动词。

    (17)舝(xiá):同“辖”,车轴两头的金属键。此处作动词。

    (18)还车:回转车。

    (19)迈:远行。

    (20)遄(chuán):疾速。

    (21)臻:至。

    (22)瑕:通“胡”、“何”;一说远也。

    (23)肥泉、须、漕:皆卫国的城邑。肥泉一说同出异归之泉。

    (24)兹:通“滋”,增加。

    (25)须、漕:均为卫国地名。

    (26)悠悠:忧愁深长。

    (27)写(xiè):通“泻”,宣泄,消除。

    【诗歌赏析】

          《泉水》是出嫁卫女思念母邦的诗篇。

            《毛诗序》、方玉润《诗经原始》、范家相《诗渖》等以为是卫女思归之作,而何楷《诗经世本古义》、龚橙《诗本谊》、魏源《诗古微》、高亨《诗经今注》等以为是许穆公夫人所作,黄中松《诗疑辨证》则怀疑是宋桓夫人或邢侯夫人所作。个人倾向于卫女思归的解读。

              第一章“毖彼泉水,亦流于淇”两句,用泉水流入淇水起兴,委婉道出自己归宁的念头。这两句与《邶风·柏舟》首二句“泛彼柏舟,亦泛其流”同样用“彼”、“亦”两字起调,文情凄惋悱恻而不突兀,由此点出诗题——“有怀于卫,靡日不思”。自己魂牵梦绕着卫国,但如今故国人事有所变故,自己想亲往探视而根据礼仪却不能返卫,深感无限委曲,内心焦急难耐。

          作为一个女性,在这样的情况下,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姐妹,由此引出“娈彼诸姬,聊与之谋”两句。主人公想找她们倾诉苦衷,希望她们能够为自己出个主意,想条妙计,即便无济于事,也能够稍解胸中的郁闷,聊以自慰。

            第二章和第三章均承接第一章而来,用赋法铺写虚景,表达自己对卫国真挚深切的怀念。第二章写作者欲归不得,却去设想当初出嫁适卫之时与家人饮饯诀别的情景。如今物换星移,寒暑数易,家人近况无由获知,颇令自己牵挂,归宁的念头更加坚定笃实。

            第三章好像与第二章重复,但却是幻境中再生幻境,设想归宁路途上的场景,车速之快疾与主人公心情之迫切相互映发衬托。速去速回,合情合理,但最终仍不能成行,“不瑕有害”一句含蓄蕴藉。这两章全是凭空杜撰,出有入无,诗歌因此曲折起伏,婉妙沉绝。

            第四章写思归不成,欲罢不能,只好考虑出游销忧,但是思卫地而伤情,愁更转愁。“我思肥泉,兹之永叹”,再写愁怀,回肠荡气;“思须与漕,我心悠悠”,情怀郁郁,更曲一层。

            陈震《读诗识小录》评曰:“全诗皆以冥想幻出奇文,谋与问皆非实有其事。”陈继揆《读诗臆补》也说:“全诗皆虚景也。因想成幻,构出许多问答,许多路途,又想到出游写忧,其实未出中门半步也。东野《征妇怨》‘渔阳千里道,近如中门限。中门逾有时,渔阳常在眼’,即此意。犹杜工部所谓‘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也。” 此诗确实是如波澜横生,峰峦叠出,可谓千古奇观。而且以幻写真,通过虚无缥缈的描写衬托主人公真切深沉的思念的艺术手法,令人赞叹不已。

         

    【《泉水》学习的反思探讨】

          远嫁女子的思乡之情

          诗言道路,是模拟许多远嫁卫女回想自己出嫁时走过的路。以此突出这些女子远离故国旧邦的遥远,是为“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这一颇富同情的诗句做铺垫。这是诗篇人道精神之所在,诗篇不像其他表现女子婚嫁的篇章那样,只是祝愿那些为政治目的而远嫁他乡的女子婚后幸福。

            此诗的不凡,就在于它注意到了这些被远嫁诸姬的人之常情。还要注意的是诗篇无意中言及的那些“聊与之谋”的“诸姬”,和那些所“问”的“诸姑”与“伯姊”们。多少代与异姓人群的世婚,在一些异邦后宫里,不知“积压”着多少姬姓的老少姑奶奶们,《诗经》写她们风光出嫁的不少,婚后日常状态如何则阙如。

              这也是此诗的难得之处,它像一道亮光,片刻地闪出了她们“麇集”异国后宫的模糊面目。诗言“谋”及“诸姬”,“问”于“诸姑”“伯姊”,可她们日处后宫,又能有什么好主意呢?诗篇结束于“驾言出游”的排遣,这样的“发乎情止乎礼”,也实出无奈。无论如何,诗篇记录了重大历史事件发生时远嫁女儿的母邦情思,是十分可贵的。

    【《诗经》学习的背景知识】

    《诗经》的语言艺术(2)

            谈谈《诗经》的句法。《诗经》的句型以四言为主体。《诗经》总句数为7284句,其中四言句为6724句,约占92%强,其他为杂言。《诗经》是四言诗,但它又兼采杂言,形式灵活多变,其中尤以《国风》形式变化多,表现了活泼自由的民歌特色。

            前人曾评价《诗经》的句式“三百篇造句大抵四言,而时杂二三五六七八言;意已明则不病其短,旨未畅则无嫌于长。短非蹇也,长非冗也。”这是说《诗经》既有工整和谐的格式,又不受其束缚,用以表现各种不同的内容,造成各种不同的语气,做到工整与灵活相统一。

            再谈章法。《诗经》章句,多少长短不等。有的诗篇有十章,有的仅有一章;有的一章多到二十二句,有的一章只有两句。孰多孰少,孰长孰短,视表达的内容而定。

            这样采用章节复沓的形式,反复咏唱,便于记忆,利于传唱;反复咏叹同一内容,一唱三叹,又能够充分抒发思想感情,加强感染力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诗经》语言艺术的一大特色。

            重章叠唱可以通过鲜明的节奏感和音乐性创造浓郁的意境,可以反复强调一种思想或愿望来加强主题的感染力量,可以起到一章比一章诗意发展或感情加深的作用。有的诗是整章重复,也有一些诗只重复开头的几句,或只重复结尾的几句,形式也是多样的。《诗经》的复沓章法,对中国诗歌创作有深刻影响。直到现代,重章叠唱,尤其是每一节重复前几句或后面几句,仍然是诗歌创作常见的表现手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经》学习第39篇《邶风 泉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ose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