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星期天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100周年纪念日,当年的协约国国家首脑们齐聚在巴黎,参加法国总理马克隆主持的一项纪念活动。纪念活动进行得很顺利,但活动后有一张照片却引起了俄罗斯媒体的不满以及外界的热议。
这张照片的主角是普金。
在法新社的这张照片中,站在观礼台上的川普向台阶下的普金伸出手去,因为所站位置存在高度差,所以照片上普金的形象显得矮小很多,对川普形成一种仰望的姿势。
根据俄罗斯网民的评论,在俄罗斯媒体中有一个潜在的规则,即不允许以不合适的角度拍摄普金,所有影像中俄罗斯总统的形象必须显得高大上。
星期一下午,俄罗斯官方通讯社塔斯社在新闻中撤掉了这张照片,换上了一张各国领导人坐在椅子上的照片,照片上普金和其他人的高度保持相当。
其实,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类似的情况。今年7月,川普和普金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了第一次峰会,当时就有西方媒体拍下了下面这张照片。
川普身高1米9,普金身高1米7,这两人即便站在平地上都会有显著的高度差。抛开政治上的故意,这个摄影记者至少是不称职的,他有意无意地选取了这么一个角度,使得照片上右侧的普金几乎完全被演讲台所遮挡,而左侧的川普则显得气宇轩昂。
如果换一个俄罗斯的记者,那么情况一定大不一样。在俄罗斯媒体的照片中,普金大帝至少也应该和身边的人高度差不多,这可以通过一系列事先或者事后的操作实现,比如特地安排身高1米65到1米7的随从或工作人员,或者后期进行选取和剪辑。
C位,高度正常。
拍摄现场全景。
作为俄罗斯的头号人物,通过二人转的把戏,普金掌管克里姆林宫已经快20年了。按理说作为大国领袖,普金这二十年积累的气场绝对不会输给投机成功的商人川普,更 不输给其他国家的领导人。但尽管如此,俄罗斯媒体记者中还是流传着这么一个潜规则,普金不能在身材上输给任何人。
这说明什么?说明包括普金大帝在内,任何人都有可能在身材和颜值上不够自信。主要看气质?那只是一句自嘲的话,切不能当真。
气质派可能会不同意:难道你没有听说过“捉刀人”的典故?
《世说新语》中的《容止》篇记载了关于曹操的一段逸闻。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当之,乃自捉刀立床头。事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信自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说是匈奴派使者来见曹操,曹操认为自己颜值太低,压不住场子,就让帅哥崔琰装扮成魏王,自己假扮成侍卫,握着刀站在床边。会见仪式完了,找探子去问使者:你觉得魏王咋样?匈奴使者答道:魏王很潇洒风雅、仪表堂堂,但床边那个握刀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啊!曹操听了这话,赶紧派人去追杀了这这使者。
你看看,眯眯细眼、身材不够高也不妨碍使者一眼就认出了有着王者霸气的曹操嘛。果真如此吗?我们来分析分析曹操这一出戏的背后。
曹操善于演戏,什么梦中杀人啦,什么割发代首啦,这在正史和演义里都有记载。崔琰是曹操手下的谋士,但因为直言不讳,反对曹操称魏王,以及反对在冀州征兵等事情早就失去了曹操的信任。
匈奴使者来朝,曹操假意自惭形秽,让崔琰扮作自己。这里面的意味很深,一来说明曹操还是很看重容貌的,君王长得不如臣子好看本是常事,但因此要臣子假扮君王这也太离奇了;二来臣子假扮君王可是大逆不道的事情,这可不是被马超追得割须弃袍的时候,这是召见匈奴来使,尽管授权于曹操,但这要事后论起来,崔琰免不了脱一层皮。
崔琰是何等聪明的人,能不明白这个道理?拒绝演戏是违抗王命,要掉脑袋;乖乖地演戏也不见得就安全——万一使者对自己一通马屁,让在颜值上本来就自卑的曹操对自己产生了嫉妒怨恨之心,那也得掉脑袋。
所以可以想象到,面对匈奴使者的崔琰内心是恐惧的,表情是僵硬的,言语是敷衍的。匈奴使者本来不明就里,看到一个紧张兮兮的“魏王”和一个自信十足的“侍卫”,所以心里就作下“捉刀人才是真英雄”那么一个评价,没曾想这话救了崔琰一命却把使者自己的性命给丢了。
当然,逃过一劫的崔琰最后也没能安全落地。建安二十一年,崔琰怒怼马屁精杨训,因此被曹操贬为奴,不久后被赐死。
与曹操相比,春秋时齐国的晏子身材更为矮小,出使楚国时楚王曾挖了个狗洞让他钻过去,想必晏子对自己的颜值更为不自信。
《史记·管晏列传》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闲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说是晏子在齐国做丞相时,有一次坐车出门刚好从车夫家门前经过,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偷偷地看她的丈夫,只见车夫同学正在为晏丞相驾驭,拥坐在华丽的大伞盖下,挥舞鞭子赶着四匹高头大马,神采飞扬,意气风发。
等车夫回家后,车夫妻子冷不丁地提出要和他离婚。车夫很纳闷:我给丞相驾车,这是多有面子的工作啊;又是收入可观、岗位稳定的公务员,你难道还有啥不满意的吗?便问是什么原因。
他妻子说:“晏子个子很矬,算起来最多是个三级残废,却做了齐国丞相,名声显赫于诸侯。今天我看他出门的样子,那种思想深沉、态度谦和的神态真是让人佩服;而你,虽然人高马大,给人作个车夫倒是洋洋得意、自我满足了,所以咱俩还是分手吧。”
车夫听了,便主动控制自己变得谦和起来。时间一长,晏子感到奇怪便问起他来,车夫就把前后的原委都如实回答,不多久,晏子便推荐车夫作了大夫。
这是一个很励志的故事,一个成功的车夫,哦不,一个成功的大夫的背后总有一个默默激励他的女人。不过,细细一想,这个故事应该不会这么简单。
车夫后来当了大夫但没有能够留下姓名,所以这个大夫很可能只是对官僚的一个总称,估计不是个什么大官,也可能就只是个汽车队队长的职位。先秦年代的历史都来自于史官的记载,不到一定级别的官员是见不到史官的,所以车夫和他妻子的这一段对话很可能直接来自于晏丞相,或者说,整个故事就是晏丞相讲述出来的。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晏丞相的故事的中心思想就只有两条:一,虽然我矮矬,但我气质好啊,得到了广大妇女同志的青睐;二、虽然我气质好,但我不嫉妒身材和颜值高的人,反而不拘一格地为齐国选拔人才。
所以,这故事和车夫没啥关系,和车夫励志的妻子也没啥关系,倒很可能出自于丞相府宣传科哪位秘书之手。
气质是个fancy的词,但只能锦上添花,不能雪中送炭。评价一个人“颜值高,而且气质佳”,这是极好的;但评价一个人“可爱”、“有气质”、“知性美”,则远远不如一句“你真漂亮”来得直白和有效率。
记住这一点,可以少遭很多白眼。
文/Athlon_BE
2018.11.1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