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人世间,有诸多苦难与不易,管理自己的情绪是比较容易的一件事情。
01 不轻易生气
常听人言,气大伤身。这可是真理,因为现实中的确有人被气死。
科学地讲,生气是一种激烈的负面情绪,会伤害人的肺、肝、胃、脑,气质等。
所以,不生气,保持良好的心态很重要。村里有的老人很少动气,即便一生坎坷,也总是乐观面对,要比一般人长寿些。
要知道,矛盾是难以避免的,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生气,不知道你仔细观察过没有,经常生气的人比一般人看上去老气。心平气和的人最美。
心灵的平静,心态的平和,是美丽的基础。脾气暴躁的人,容易把人吓跑,更谈不上美丽了。
说得再多,都不如一首《莫生气》讲得精妙。
人生就像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该去珍惜。为了小事发脾气,回头想想又何必。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我若气死谁如意,况且伤神又费力。邻居亲朋不要比,儿孙琐事由他去。吃苦享乐在一起,“神仙”羡慕好伴侣。
02 不说脏话
虽然劝大家不要生气,但是生气总是难免的,很多人生气的时候还会说脏话。
什么是脏话?脏话是一些不堪入耳的粗俗词汇的总称,大部分脏话都是带有“性”的字眼的。
脏话带有极强的侮辱性。我非常讨厌听到脏话。
我从小没听过几句脏话,我爷爷奶奶在我面前没讲过这些。在镇上上小学时,班上有人骂我“贱货”,虽然当时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但是看着同学蔑视的眼神,我知道是不好听的话。
一天,我和朋友敏有矛盾了,“贱货”一词脱口而出。敏非常伤心,告诉了她的妈妈,我们好几天没有讲话。后来,我才知道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我为我的恶劣行径感到惭愧和后悔。从那以后,我再也不说脏话了。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夸奖人的话别人可能听听就忘了,可是中伤人的话,别人可能记一辈子。可见脏话害人不浅。
你不说脏话,你周围的人就不好意思讲脏话,一个人影响一个圈子,造福一群人,是多好的事情啊。
03 不做复读机
生气了,难免发脾气、批评人,但是经常发脾气,批评人是没有用的。
非但起不到教育的作用,还会令人生厌。
孩子做错事了,做父母的只需要向Ta说一遍正确的怎么做就行了,批评人也只讲一遍,千万不要重复讲。
批评的目的是希望孩子下次能够做正确,而不是因为想出出气,让自己舒服些。
你批评得越多,狠话说得越重,你就越生气,孩子也越生气,越委屈。双方都不舒服,何必呢?
其实,说一遍,问题就可以解决的。
不仅是父母教育孩子,就算是教师教育孩子,长辈教育晚辈,也是一样的,甚至地位平等的两个人吵架,一个人冲着另一个人发脾气,也是一次就好。千万别做复读机。
04 不做“祥林嫂”
祥林嫂是鲁迅的小说《祝福》中的人物,她遭受族权、夫权、神权三重压迫,婚姻不幸,儿子意外早逝。这样的人,理应是被所有人同情的,但是她逢人便说自己的不幸,也不管听的人是谁。久而久之,让不怀好心的人听了笑话,让一般人听了感到无奈或是乏味。这样一来,有人见到祥林嫂就绕着走了。
祥林嫂是封建社会的牺牲品。今天我讲,不做祥林嫂,并不是鄙视祥林嫂本人,而是希望大家不要沉浸在痛苦中不出来,不要长期颓丧,不要传播负能量。
向别人倾诉痛苦,无非是希望别人理解你的处境。可感同身受四个字似乎是虚无缥缈的,我们很难做到真正的感同身受,就像鲁迅先生说的“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一般人对负面的人或物,是带有本能的恐惧的。生活已经很苦了,受尽生活折磨的人,自身都难保,很难有过多的同情心和耐心去关注别人的经历。
人人都爱看漂亮的事物,听好听的话。负面的人或物可以有,但不能到处都是。你向别人讲一次你的苦难,别人非常同情你,理解你。可你讲两次、三次甚至更多次呢?别人可能觉得厌烦,好像受到了精神压迫。说多了,你自己也会觉得乏味、无用。
总之,活着就是一场修行,修行不易,千万不要轻易生气,就算生气了,也不要说脏话。如果发脾气、批评别人,一次就好,别做复读机。委屈憋闷了,别做“祥林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