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煎熬的时刻?在QQ说说或者朋友圈动态发出去那一瞬间,就又后悔了,这条污段子会不会让人们觉得我很轻浮啊,晒黑白滤镜自拍会不会显得我太矫情了,调侃别忘了南海会不会伤了果粉朋友的心?....
而说说真正确定好了,发出去了,就会隔段时间点开QQ,看看自己收获了几个赞,有多少人在底下和自己互动,要怎样回复才显得自己有分寸?.....一条说说好似一场硬仗。
于很多人而言,在社交网络上展示自己这种事情并不是很得心应手,相信很多朋友也有这种感触,好像网络社交圈是一个铺满了干冰的舞台,大家很自由也很难以预测,时而出现时而隐去,而我坐在这中间,不知所措。
事实上,社交媒体是一个“建构自己”,同时“窥视他人”的平台。
社交媒体中哪个才是真实的自我?人类喜欢通过一定的策略影响他人看待自身的方式,管理自身在他人头脑中的形象。这被叫做印象管理。
比如有说人喜欢发段子,那么他就是希望大家能把他看做一个有趣的人,而有人喜欢秀恩爱,那么他就是希望别人对他的印象是幸福且富有男性魅力的。很多时候,你看一个人的朋友圈,它体现出来的东西不是它的主人的模样而是他(她)希望成为或者说希望你认为的模样。
相对于面对面沟通,网络赋予了沟通者更多的“控制权”。也就是说:现在你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有能力打造一个“数字自我”。
这种数字化的“自我”比现实中的自我更单薄,更片面,所以与此同时它更需要别人的认同感来填补其内在的空虚。
举个例子吧,如果你拍了一张照片,修了半个小时发出去,当然会很在乎人们点赞与评论的状态;如果你就是随手转发了一则熟人拜托我转发的招聘广告,就算加了几句俏皮话,你也不会在乎收获了多少以及怎样的回应。
拉康的镜像理论((Jacques Lacan’s mirror phase)认为,特定的观看方式,会潜移默化一个人的自我意识,影响他自我形象的建构。社交媒体上亲密关系的展示和想象,最终会在你身上形成特定的思维模式。
人关注他人对自己的作品型内容的评论、转发、赞同、感谢、赞和一切可能互动形式,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对你的作品的评价,甚至是关于你这种数字化的自我的评价,你在内心渴望这种自我是真的,所以你的心情会变得敏感,会随着他人的评价的变化而变化。而这种评价与我自身期待的差异,将会进一步督促你去关注,甚至去焦虑。
可以这样说,在网络社交平台上,人们存在着彼此物化(objectification)的风险,我们通过一种特殊的“凝视”(Gaze)和“被凝视”(be gazed)关系确立彼此。也就是上文所提到的“建构自己”和“窥视他人”。用一种无处不在的,虚拟而飘忽的“目光注视”来填补彼此的生活。
社交媒体中哪个才是真实的自我?其实这些很大原因源于你对真实自我的不自信,和对你在社交网络上营造的真实自我的不相信,欲望和自卑在折磨着你,他们可能是少量的,但好像又无处不在。其实为什么不放轻松点?你这么关注自己,别人又何尝不是呢?所有人看到的都是自己想看到的。
或许你可以把更多的时间挪到现实生活中来?不是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吗:
太多情愫,非眉目,不足以传也。
社交媒体中哪个才是真实的自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