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我们常常深感身处复杂问题之中,一筹莫展。但是,如果我们从更高维度俯视问题,能化繁为简,往往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这就是解决复杂问题的第一个思路:降维攻击。
虽听过概念,但很多人却不知道“如何降维”。要理解这概念,我们就要建立一个分层认知概念。有的认知层次较高,有的比较低。认知的不同层次,决定了之后判断的质量。如果我们能拉升认知维度、比别人从更高层次看问题,这就是“高维打低维”。
任何一个问题,我们都要从不同的角度找原因。可以从团队上找原因,也可从运气、风水、星座、血型上找原因,也许每个都有一定道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问题。可我们仍觉得有些“解释”比另一些“解释”更深刻、更触及本质。为何?原因与答案在问题因果链上的位置有关。
世界著名的语言学家史蒂芬. 平克说过:“好的研究,往往简洁、有更高的普遍性、处于因果链初期,而且,更接近物理和数学法则的不可还原性。”一般而言,更深刻的理论意味着处在问题因果链的源头,也意味着它有更普遍的解释力。
越在源头的原因,往往越是那些基本和基础的、简单的道理。
查理. 芒格常说:“永远用最基本的方法去寻找答案。”背后的道理就是,最基本的方法剥离了各种复杂的诱惑,让我们直抵本质,那些越本源的思维方式,反而越有深刻和长久的解释力。所以,高维的认知往往距离因果链的起点近,而低维的认知距离现象结果近。
比如,在学科的分类上,物理、数学、化学等基础学科的理论解释一般就比管理学、经济学等软学科的理论更靠近问题的起点。这些更底层、更基础的学科,都位于人类知识网络的核心区域,虽学科间解决的问题更抽象,但也更接近本质,因此也从底层逻辑上彼此相关,互相连通。
正因为这些底层学科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可以跨学科、跨领域地解决表面毫不相关的问题,能够很容易地迁移到相关领域。
这种方式可以给我们一个启示:如果我们想要升级认知,可以主动从更底层却更高维的角度思考问题,实现降维攻击,高维打低维。
因此,理解思维的层次性对我们解决问题极为重要,因为在低层次无法解决或非常困难的问题,从高一个层次思考往往就能轻易找到解决方法。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平时在争辩一个问题时,常常不分高下,其实也许是没有思考在哪个层次上分析。
如果能够对思考逻辑进行分层,我们就有了强大的思考武器。比如,心理学家罗伯特.迪尔茨发现了人们思考问题的分层逻辑,分别从底层到高层逻辑层次。这六个层次逐级上升,低层次难以解决的问题,在高层次就容易处理。
体来讲,高中孩子考试没考好,他在反思原因,而你需要鼓励他好好学习。当孩子说:“我们家总是很吵,考试复习没法静心,我考不好。”你可以不用着急和他讨论家里环境的事情,因为这个青少年思考问题的层次在“环境”层。但你可从“行为/行动”层启发层他,让他意识到环境是可以改变的,他可以去别的环境里复习,避免影响考试。如果他说:“我家有钱,不需努力学习,子承父业就行了。”这时他是在“价值观”层,你可从“角色”层入手å让他主动学习。所以,从角色层思考问题就跳出了价值观的陷阱,而看到新解决方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