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位:作为一个复读生,我没有感觉到自己是中小学教育的失败者,但是作为一个不会记笔记,思考问题模式很随机的人,我确定自己是一个失败者。
- 失败者定义:在重复几千天的行为里,没有寻找到固定模式,更加想不出优化办法的实操者。
- 授之以渔:这个几乎是现代教育的口号,但是在实操层面上,渔又是什么呢? 我认为是笔记和思考问题的模式。两者构成了复盘的基础,复盘不能使脑袋里空想,得依靠笔记和作业归纳知识点。我认为每周抽出两节课来专门练习笔记和思考模式很有必要,探索如何根据现有知识产生问题,主动寻找自己知识的不懂之处,哪些知识是看概念过于马虎的,可以通过预习解决的,哪些是知识点串联中无法融会贯通的,可以对其他学生有所启发的,应该重点讲解。
- 笔记:老师在黑板上的板书和课本上的内容重合度本来就很高了,笔记应该是学生根据学生内容产生的思考。当年我数学老师讲过一句很经典的话,大多数人的大多数数学问题,就是因为公式没有不熟练解决的,然后上课开始的前十分钟给大家先默写公式,果然效果很好。
- 思考模式:分为课前和课后,思考的结果可以百花齐放,模式倒是应该统一,弄清主谓宾,可以用5W1h模式思考大多数文科问题。另一个不足是,我们的教育普遍倾向于总结,缺少了对比和延伸,延伸也是有主题,有共性的延伸。在历史课本中,过于抽象的归纳,缺少了比较,对于知识的吸收效果大打折扣。课后的思考,就是基于笔记所产生的思考,把心中的疑惑大致都弄明白,填充到自己的知识结构里,才算完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