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瞧瞧你这样,以后能做什么呢?
前几天去亲戚家,亲戚说起自己的女儿就很后悔。因为女儿胆小自卑,如今已经长大了,跟人说话还总是低着头。用她的话说就是做什么都畏畏缩缩,没有自信。亲戚说最后悔的就是当初把女儿留在家中。她从小就习惯独来独往,性格变得内向而敏感,有点不合群。但亲戚说对女儿伤害最大的其实是她小学的数学老师。她有几次跟女儿谈话后才知道,那几年老师每次考试成绩出来就打击差生。总是当着全班人的面说,指着她们说:“瞧你这样,以后能做什么呢?”能想象她当时肯定低着头,任凭老师训话。因为如今她见到我,也常常是低着头。所以有时她妈妈要我跟她说说,我都小心翼翼。
童年的遭受,往往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摔了或者不小心割伤自己,伤疤总是会愈合。可是心理上的创伤,却往往难以愈合。如今,我鼓励她去继续学习,相信自己。可是看着她的背影,内心还是心疼。多想在当年,老师的话让她内心惶恐苦闷时,能给她鼓励引导。或者对那个老师说:“我的人生还长着呢,你凭什么这样说呢!”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邹泓提出:"同伴或老师实施的语言伤害,还会给孩子的心理上投下一种阴影,致使他们不再相信外部世界,觉得这个社会是冷漠的、恶毒的,对社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排斥感……"你可以不去鼓励一个孩子,但是你千万不要去用言语伤害一个孩子。因为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无意间的一句话,会给他带来怎样的伤害。
2.
也许被其他人言语伤害了,还能在父母这里找到安慰,得到勇气。可是被自己的父母打击伤害呢?这样的结果对孩子简直是毁灭性的。很多问题青少年其实是被父母一步步逼成这样的。
谢勇导演曾对沈阳市少管所的6名拘押青少年进行调查,发现他们都遭受过来自父母密集而惨烈的语言暴力攻击:“丢人”、“猪脑子”、“废物”、“你怎么不去死”...... 这一声声的谩骂和埋怨,将他们推入无尽的黑暗之中,受尽心理上的折磨,最终酿成大错。
也许很多父母会觉得自己说话没有这么狠。当然,在心平气和的情形下,你也许还能控制。可是生气的时候,被情绪左右的情形下。有的话还是会喷涌而出,伤了孩子。还记得有一次跟朋友在一家皮鞋店里买鞋子。老板娘和售货员都笑盈盈地介绍新款皮鞋。
我就在那随便看看。看到一个孩子在一个矮柜那半蹲着写作业。没多久老板娘就过去瞧一眼。“你这写的什么玩意,给我跪着写。”看了几次后她的脸色越来越不好,直接开骂了。然后就把作业本重重地摔桌子上。结果孩子委屈地在那站着不肯跪。“男儿膝下有黄金,好好搬一条椅子写吧。”我说“你不知道,他每次写作业都不认真,那字写的像画符。”我看了一眼孩子写作业的地方,根本就不适合他端坐,手臂都无法摆平,这样的情形下谁都很难写好字。可是妈妈还是因孩子作业不工整而生气打骂。没有考虑这些这个学习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很多时候孩子莫名其妙当了“父母的排气筒”。
3.
而有时,父母也许觉得只是开一个玩笑,自己本意是好的。所以觉得可以随便说说孩子,打击打击能让孩子变好。
过年那段时间在老家,有一天邻居带着他三岁左右的儿子来家里玩。客厅的墙上贴着孩子认知的挂图。那个孩子第一次见到我们时躲躲闪闪,我以为他只是有点害羞。
他看到挂图就走了过去,开始在那认上面的车子。
当他指着一辆火车的图形时,问爸爸:“爸爸,这是什么车?”
“是火车呀!我带你坐过一次,你就记不住了啊,记性这么差。”
“爸爸,这车的头是哪里啊?”
“就是这里啊!你真的是笨,是笨羊羊。”他边说还边点了点孩子的头。
这时孩子就有点不高兴了,但是没有说。
“火车有两个头呢”我插了一句嘴。
“是有两个头,但是这个就是头,你要记住了啊!”他对儿子说。
然后孩子就没有继续玩了,拉着爸爸的手出去了。
这简简单单的一次对话,是我们常见的。大人也许觉得自己只是开了一个玩笑,也没有打骂啊,应该没问题。可是这些打击孩子的话,只会让孩子变得自卑。比如这个孩子的小名是阳阳,他喜欢大人们叫他喜羊羊。可是爸爸给他送了个笨羊羊的小名。孩子内心会怎么想?
也许,他躲躲闪闪的眼神已经给出了答案。
4.
常常有很多父母说自己的孩子问题很多很多,想找办法去改正。其实,有时候是父母病了,却想着给孩子吃药。孩子就是家庭的一面镜子。不仅照出了这个家庭的家风,也照出了父母的修养和品性。
有一句话说:“一个人最高的教养,是不对亲近的人发脾气。”因为最亲近的人常常会包容你。
特别是孩子,也许你怎么凶他他都爱你。可这不是你发脾气臭骂他的底气。就因为孩子爱你,所以你也是那个最能伤他的人。
为人父母,也会有脾气。特别是在自己累得快趴下,孩子却哭闹不止时。或者在自己说了无数遍之后,孩子还是捧着手机玩游戏时。你情绪一来,肯定会有无数的狠话恶语涌出,非得一吐为快,震慑一下孩子。可是,好父母会管理好自己的脾气。而且要千万要管好嘴,冷静冷静冷静。因为有的话,像利刃,真的能“杀人”。
泰康保险集团
刘献文
133-2751-220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