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月在读:保罗柯艾略《Like the flowing rive

1月在读:保罗柯艾略《Like the flowing rive

作者: Nancy的云书房 | 来源:发表于2020-01-26 23:02 被阅读0次

    我为什么读保罗柯艾略?

    朋友推荐了红遍全球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一口气读完,非常喜爱。柯艾略的文字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有深度,不做作,读起来有力量感。不是那种借一个什么哲学、宗教的概念来吸引你,玩弄个故事出来,柯艾略是真的懂,《朝圣》记录的就是他自己的徒步朝圣之旅,中国话讲,他的文字背后是自己的“实修实证”,不是意向和猎奇。我想这是他“爆红”全球的根基所在。

    简要背景

    保罗·柯艾略,1947年出生于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他的18部作品陆续被翻译成73种语言,在168个国家和地区发行,柯艾略成为世界上迄今出版语种最多的图书作者。其代表成名作《炼金术士》(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被喻为影响读者心灵一辈子的经典。在巴西,有三个词异常耀眼:足球、圣经和保罗·柯艾略,因此保罗·柯艾略也被称为“上帝身边的伟大作家”。

    作品特征:善于将哲学沉思、宗教奇迹、童话寓言熔为一体。

    《Like the flowing river》

    《Like the flowing river》暂时没有见到中文版,读的是英文版的。

    这是部柯艾略的短篇集:

    简单话语+微妙的哲学=《Like the flowing river》宁静如水而又情感丰富的文字

    短篇集里文章众多,有的仅一页纸的长度,却纷纷体现出柯艾略写作的一个特点:

    他的任务是观察人类。他们是什么以及他们是怎样的,而不是他们想要成为或假装是什么样。

    从《Like》一书里找三个段落,与您分享柯艾略的文字带给我的体验:

    1. 真实而优雅的宗教哲理思考

    在《Prepared for Battle, But With a Few Doubts》一文里,柯艾略讲述自己在花园中除草一事引发的哲学与宗教的思考。哈哈,大师与普通人的区别就是除个草都能除出哲学思考:

    柯艾略发现,园子里的杂草与他需要的那些正规军植物是长在一起的,如果要把杂草除掉,就必然会影响到一部分他想要的植物,另外作为一位极其尊重自然的作家,他也会觉得自己“除草”的动作会不会太“干涉”自然了。在此,柯艾略提到了一个《圣经》里的著名寓言:在马太福音13章里,有稗子(不要激动,“稗”字念“bai”,同“拜,4声”)的比喻,讲的就是门徒不知道要不要把杂草从麦子里分出来,用现在话讲,当时耶稣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容这两样一齐长,等着收割。当收割的时候,我要对收割的人说,先将稗子薅出来,捆成捆,留着烧;惟有麦子要收在仓里。

    显然,柯艾略面对一园子的草,懵了那么一会。当然,最后那些杂草还是被薅出来烧掉了。文章的最后,他写道:

    Encouraged by this recollection, I pick up my spear again, attack the weeds I did not invite to grow in my garden, and am left with this morning’s one lesson: when something undesirable grows in my soul, I ask God to give me the same courage mercilessly to pluck it out.

    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这句“when something undesirable grows in my soul, I ask God to give me the same courage mercilessly to pluck it out.”柯艾略希望自己精神的一亩三分地里如果长出来“杂草”的话,上帝能够赐给他勇气,把这些不想要的东西“拔出来”。有点像那句话:真正的自由,不是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当你不想做什么的时候,就可以不做。

    清晨,阳光洒满花园,一位哲人、作家挥动着某种农具,收割着杂草被斩除的满足感。这样的画面对我来说,真实而优雅。

    2. 为什么需要刻意练习,以及我们在刻意练习时,需要练什么

    在《The Way of the Bow 》一文里,柯艾略通过描写弓箭手射箭的过程,把当代人非常关注的“刻意练习”的概念阐释了出来,他说:

    An action is a thought made manifest……

    The slightest gesture betrays us, so we must polish everything, think about details, learn the technique in such a way that it becomes intuitive. Intuition has nothing to do with routine, but with a state of mind that is beyond technique.

    被我加粗的这句是重点:Intuition has nothing to do with routine,是的,直觉不是靠循规蹈矩形成routine而获得的,这其中有太多beyond technique的掌控,它在技术和循规蹈矩地练习之上,而又需要通过反复地练习而获得。文中柯艾略还举了铁匠的例子:普通人看铁匠打铁,觉得就是一锤子一锤子地反复敲呗。其实那每一锤的力道、角度等等都不一样,只是外行看不出来罢了。我想这就是围观者对刻意练习的一种感受吧,观察对象好像只是在一遍又一遍地“机械重复”,然而,水平不足的是机械重复,边练边动脑子的,就是刻意练习了,区别就在这里。

    3. 对生命的犀利思考

    《Manuel Is an Important and Necessary Man》系列是三个故事,描写了男主Manuel忙碌、退休、去世的各种状态。对于工作在生命中的意义,他认为,工作帮我咱们思考“我是谁我在哪我在干什么”的时候,它是对人生的一种祝福。但是,如果工作对你来说就是阻止你去思考生命的真正意义的一种麻痹自己的方式,那么,工作就是个诅咒了:

    Work is a blessing when it helps us to think about what we’re doing; but it becomes a curse when its sole use is to stop us thinking about the meaning of our life.’

    故事里,趁男主睡着,总有个天使来问些直击灵魂的问题。比如天使会问你对自己的人生都干了啥,有没有追寻过自己的梦想,这种问题换任何人都可能会顿时无语,然后一股无奈和无力感升腾起来:

    One night, an angel appears to him while he sleeps: ‘What have you done with your life? Did you try to live your life according to your dreams?’

    然而,柯艾略这把老手还没够,一刀必须补到见血,他说有个诗人曾经写过一句诗,正好形容男主那种“一生不知道我是谁我在哪我在干什么”的状态:他从生命(他自己的生命)中路过passed through life,但却没有真正地活过did not live it。

    poet: ‘He passed through life/He did not live it.’ However, since it is too late to accept all this, it’s best just to change the subject.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你以为这就完了么,没有,柯艾略最后让男主抛弃了对天使抛出的问题的思考,因为“既然现在思考这些已经太晚了,那么就换个主题想想吧。”有句话叫“你怎么过一天就怎么过一生”。天使问的那个问题,在鸡汤文里是频繁出现的,我们每天可能都会有几分钟想起,然而我们大多数时候都选择跟故事里的男主一样,逃避。年轻的时候逃避,年老的时候逃避,临终的时候——还逃避吗?还逃得了吗?

    希望每个人都尽情地真正地去活一次,因为,也只有这一次。

    注:文中的文字引用都来自于Coelho, Paulo. Like the Flowing River: Thoughts and Reflections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Kindle 版本.

    阅读还在继续,希望能和更多喜欢柯艾略的人碰撞出火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月在读:保罗柯艾略《Like the flowing rive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pmx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