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些植物比其他植物容易被驯化,或者让人更想去驯化?为何橄榄树在石器时代就被驯化了,橡树至今威武不屈,连顶尖的农学家都束手无策?
以下为本章节一些要点摘录:
○ 所有作物的前身都是野生植物。
○ 驯化植物也许可以定义为:栽种植物,(有意或无心)使它们发生遗传变化,变得对人类食用者更有用。
○ 人类驯化植物的历史已有1万年。
○ 从植物的角度来看驯化这回事。就植物而言,无意间促成“驯化”的并非只有人类,还有其他几千种动物。
○ 植物和所有的动物物种(包括人类)一样,必须借由繁衍子代来传递亲代基因。动物可以走动或飞行到新天地,植物则别无选择,只能待在原地,等待“搭便车”的机会,利用风吹水流散播种子到其他地方。
○ 其中的一个标准当然是果实的大小。否则为了几颗又小又丑的草莓,又要忍受烈日,又要被蚊虫叮咬,太不划算了吧。为什么许多作物的果实要比野生始祖的果实大得多?这就是原因之一。
○ 作物种子和野生始祖种子味道的一个明显差异是苦味。很多野生种子味苦,难以入口,甚至有毒,就是为了不让动物嚼食。这样看来,天择的运作方向在种子和水果上正好相反。
○ 在农业发展早期,农家孩子由于好奇或嘴馋,不免在野生植物旁边徘徊,摘一点来吃看看,最后终于发现了没有苦味的杏仁树。这种没有苦味的野杏仁就是早期农民选择栽种的对象,起先可能只是任其在垃圾堆中发芽、生根,后来则有计划地在果园种植。
○ 果实的大小和味道就是狩猎—采集者选择野生植物的最明显标准,其他标准则包括果肉丰美与否、有籽无籽、种子是否含油、纤维长短。野南瓜种子周围的果肉不多,但早期的农民会选择果肉比较多的来栽种。
○ 人类根据植物看得见的特质挑选,使其发生改变,不过,至少还有四种变化不是通过这种方式发生的。
第一种变化涉及野生植物的种子传播机制。
第二种变化对古人而言更难察觉。在气候多变区的一年生植物,若是所有的种子同时快速发芽,就有绝种之虞。
早期农民无法察觉的另一种变化牵涉到植物的繁殖方式。在作物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个常见的问题:一些突变的植株(如种子较大或苦味较淡者)对人类较为有利,而若它们继续与正常植株杂交,为人所喜爱的突变特质还是有淡化或丧失的可能。
解决之道牵涉到另一种看不见的变化。许多植物的突变种连带影响到自身的生殖系统。有些突变种可不经授粉而结果,如无籽的香蕉树、葡萄树、橘子树和菠萝树。
○ 农民选择的标准除了可见的特点,如果实的大小和味道,还包括一些不可见的因素,像是种子的传播机制、发芽的抑制和生殖生物学。
○ 们讨论了野生植物变成作物的过程是农民无心或刻意选择的成果。也就是说,农民一开始选择某些野生植物的种子,带回自家园圃种植,再从子代中选择佼佼者来年播种。事实上,生存和生殖能力的差别已经是一种自然的选择。环境发生改变后,另外的个体可能会在生存和繁衍方面做得更好,从而得到“自然的青睐”,而这个种群也会发生演化。
○ 今日世界的12种主要作物中,谷物就有5种:小麦、玉米、稻米、大麦和高粱。很多谷物蛋白质含量低,但这种缺陷可由豆类来补足。豆类的25%是蛋白质,黄豆更高达38%,谷物和豆类是均衡饮食不可或缺的。
○ 全球各地的食物生产体系有上述相似之处,也有几个主要差异。其中之一是旧大陆许多实行播种和单作的田地到头来都利用牲畜犁田。也就是说,种子是一把一把撒下的,整块田地都栽种同一种作物。在牛、马或其他大型哺乳动物被驯养成可拖犁的家畜后,犁地这项吃力的工作就可交给牲畜了。而在新大陆,没有大型哺乳动物可作为驯养的对象,人类只好手持棍棒或锄头来犁地,种子也是一颗一颗种下,而不是一把一把撒在田里。因此,新大陆的田地里常有许多种作物齐聚一地,而非单作。
*书籍信息:[美]贾雷德·戴蒙德, 王道还 廖月娟 译, 枪炮、病菌与钢铁[M]. 北京:中信出版社, 202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