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富兰克林自传》|那个头像被印在百元美钞上的波士顿男孩

《富兰克林自传》|那个头像被印在百元美钞上的波士顿男孩

作者: 悠扬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20-09-26 13:29 被阅读0次

文/悠扬

富兰克林是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外交家、作家等集各种成就于一身的传奇人物。

他被称为美国之父,给人的印象却是十分亲切而又真实。通过他的自传体,我们可以了解他的生命历程中更多的精彩。

富兰克林的家族是移民到北美殖民地的清教徒,从小在波士顿长大。他的父亲秉性勤劳待人平等,从事做烛皂的行业。父亲从小就给富兰克林灌输了勤勉的人生信条,而这一信仰也一直鼓励着富兰克林。他的母亲是一位谨慎而贤淑的女子,在这个大家庭里照管着有着11个孩子的家庭生活。

1、关于勤劳节俭

“若是一个人勤勉从事,他将站在君王的面前。”这是父亲从小就教导富兰克林的人生信条。也正是在日后实实在在的践行,富兰克林最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倡导节俭也来源于自小的信念。

有一次,他遇到一个吹口哨的男孩,富兰克林对那个能发生的神奇小东西非常好奇,于是倾尽囊中所有买下那只口哨。当知道他多花了3倍的价钱后,他哭得很伤心。在后来回忆道:“口哨带给我的痛苦和懊恼远比快乐多得多。”

古人云:“唯俭足以养廉。”节俭是一个人的美德,只有懂得尊重价值的人才有可能创造更多的价值。

2、关于阅读

富兰克林从小就喜欢看书,几乎把所有的零用零花钱都用到了买书上。幸运的是在波士顿住处附近有一处私人图书馆,可以满足他对知识的渴求。后来在哥哥的印刷店打工是结识了很多书店老板的学徒。富兰克林很善于交际,和学徒们混得关系很好,可以从他们的便利免费看书,前提是保持书面整洁。

“如果书是晚上借到的,第二天一早就要归还,我经常大半个夜晚在房间里读书,怕人家发现丢了书或是有人要买书。”富兰克林就是如此痴迷于读书。

厉害的人都懂得从书籍中汲取力量。

在中国,也有一个小男孩,他家境优越,从小被送入私塾。小男孩很爱学习,经常在夜晚背书,有一次,一个小偷进入他家行窃,发现小孩子在灯光下看书,于是想等他睡觉后在行动。可是,这个男孩一直就在屋子了看书,一遍遍背书。直到房顶上的小偷实在撑不住了,最终无获而返。这个小男孩就是后来圈粉无数的曾国藩。

书籍改变了富兰克林的一生,他最喜欢的一本书是《希腊罗马名人传》。通过阅读富兰克林认识到历史是由人创造的,并非是不可改变。这也为他人生的奋斗目标树立起旗帜并终生为之奋斗下去。

阅读是一个人进步的基石,越是成功的人越离不开阅读,他们把阅读当成必须品。很多人知道阅读的重要性,但是能够把阅读当成日常的人只是其中一部分,而能够坚持长期阅读的人又是更少的人。伟大出自平凡,阅读可以成就伟大。

3、关于写作

富兰克林在上学时就表现出写作方面的兴趣,但是更多的是他后来练习写作的过程让我们钦佩。他自己探索出一套提高写作水平的方法。具体操作:先挑几篇文章,做一些简短的笔记,几天之后,试着把文章的观点复述出来,与原文对比。(这样检验自己对文章内容理解。)有时候他还故意打乱笔记的顺序,以自己的逻辑把文章组合起来。

他还将很多文章改成诗歌,借以扩充词汇量,这样就必须绞尽脑汁地去想一些词以符合韵律。几天之后,他再把诗改回文章,并与原文比较。如果发现有错误的地方,就马上改正。“但有时也幻想在某些次要的细节上,有幸改进了原文的论述方法或是语言,并乐在其中。”

如此认真的态度,细致的学习,极致的践行,富兰克林不仅让自己成为一个“还不错”的作家,更成为了北美殖民地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富兰克林将民间故事和敏锐的观察结合起来,以一种幽默又朴实的口吻娓娓道来,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为后世的作家带来深刻的影响,如马克 ·吐温和威尔 · 罗杰斯。

有了强烈的目标(求知、成为作家),再加上夜晚的挑灯夜读、反复练笔打磨,收获只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从富兰克林先生的经历中我们看到了他极度渴望越极度践行的完美结合。自诩为阅读爱好者或者写作爱好者的我们只能被称为“伪阅读者”或者“伪写作者”,因为我们在物质充足的今天行动仍然是贫瘠的。

幸运的是,我们get到大师写作的习惯与精髓。从此刻起,也可以开始计划和实施,去践行一下富兰克林先生的做事态度和原则。从伟人身上撷取光点,也可以把我们自身照亮。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富兰克林自传》|那个头像被印在百元美钞上的波士顿男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ppcu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