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勤工助学已不仅仅是学生资助的重要内容,正在逐渐成为大学生实践教育的重要环节。过去,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基本都是家境较为贫寒,为了缓解家庭的经历压力,提高自己在经济上的独立性,利用课余时间在学校里担任勤工助学。当是现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高校勤工助学不再局限为一种经济资助的手段,更成为大学生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除了贫困生外,许多家境较为富裕甚至是优越的学生竞相加入到高校勤工助学的行列。他们看中的不是勤工助学所带来的收入,而是勤工助学对他们自身成长的重要意义。
首先,高校勤工助学可以获得一定的报酬,这是勤工助学最直接的现实意义,也是对贫困学生最为有效的经济支持。虽然高校中勤工助学的收入要低于校外勤工助学的工资水平,但是在校内工作一方面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自己的学业,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在校外上当受骗的可能,对学生的工作性质、安全都有一定的保障,是许多贫困学生的首选。其次,高校勤工助学是锻炼当代大学生思想品格的重要途径。当下8、9后大学生普遍害怕吃苦,缺乏服务精神和团队意识,责任意识不强,且对父母有依赖思想。因此,参加勤工助学工作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艰辛,体会到自立自强的真正内涵,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培养服务精神和责任意识。在团队中学会面对激烈的竞争,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危机意识。与此同时,由于高校中勤工助学工作基本以学期为单位,因此,在长期的工作中,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劳动意识和职业道德。
通过勤工助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些都将成为他们以后人生路上的宝贵财富。再次,高校勤工助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基础。目前,“就业难”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高学历不等于高收入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这与现代大学生眼高手低的现状息息相关。现在8、9后的大学生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从小就是父母长辈的宠儿,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改善,父母从不让孩子在念书期间外出打工,这些8、9后的大学生们在父母的温室中念书成长,盲目地认为学历高就应该拥有与之相匹配的收入,对社会的现实情况缺乏足够的认识。最重要的是,现在多数大学生缺乏动手能力,普遍认为在大学期间只要把该学的功课学好就够了,至于工作实践是毕业之后的事情。但是从近几年的就业现状来看,用人单位普遍青睐有工作经验的毕业生。这不仅仅是因为在他们的简历中多了一行简单的工作经历,更重要的是他们在长期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高校勤工助学的实践能够让学生锻炼自己的语言和写作能力,提高沟通水平,学会如何与人交往,使他们提前向职业化的角色转变。例如,音乐学院的学生们都是因为喜爱音乐、热爱自己的专业,并在自己所学的专业方面有较高水平水平而得以考入音乐学院的,在很多学生的概念里,上大学只要把自己的专业练好,将来就能够成名成家,在自己的音乐领域内闯出一片自己的天地,殊不知对于刚刚踏出校园的青年音乐学子来说,现实社会远不是想象中的那样。随着各大艺术院团改革和艺术类毕业生数量的逐年递增,各大院团在招聘过程中,不仅要求演奏员演奏水平高,能演奏多种乐器,越来越多的团体要求演奏员在演奏的同时能够承担一定的幕后工作,像乐务、演出安排等行政类工作,这些工作听起来容易,但如果之前没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做起来很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疏漏。在学校中参加过勤工助学工作的同学在这方面则非常有优势。他们读书期间,在学校艺术实践处、学生处、教务处、研究生处、音乐研究所等部门担任学生助理,协助部门的老师组织各类会议、演出,甚至参与学院组织的大型活动,进而在工作过程中使自己能够较为全面的了解和参与活动的策划、组织、排练、演出等与自身专业相关的各个工作领域,为自己积累了工作经验和人脉的同时,也为自己提供了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这样一专多能的学生往往在毕业时能够得到多数用人单位的青睐,因为他们的工作经验来自多年的工作实践,而非象征性的短期实践。有过高校勤工助学经历的同学都知道,除了大型活动的策划、组织等内容需要实践学习外,工作中许多细小的知识也需要学习。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当乐团急需要复印乐谱排练的时候,复印机突然出现故障,维修人员可能要第二天才能来维修,而全团的人都在等待乐谱,时间就是金钱。在这种时候,在高校有过勤工助学经历的同学可能会凭借自己曾经的工作经验维修复印机。这可能只是一件小事情,但是小事情往往发挥着大作用。
对当前的大学生来讲,勤工助学是他们从学校向职场过渡的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不仅能够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对大学生的工作能力、思想品德等方面更有着积极的意义。高校应该多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参与学校勤工助学等各类活动,为他们将来走出校园,进入职场打下坚实的基础。(文/赖昆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