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是工程人朋友小L的备考故事及经验分享。
一、我是谁?我为什么要报考一级造价师?
我是小L,2018年全科通过了一级造价工程师的考试,具体成绩如下:
我毕业于国内某所普通大学的石油专业,毕业后在三桶油下属的某油田工作,平时工作较为清闲,总感觉是在混日子。上班一段时间后,发现这么混下去不行,想着做点什么来给自己充电,萌生了考证的念头。恰好此时看到朋友圈有人发了一个状态,月薪15000招聘注册造价工程师,我一看这可以啊,造价工程师证书含金量挺高啊。于是简单上网查了查,当天就在淘宝下单买了一套教材,开始了我的考证日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16255644/994502612c1a7eed.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6255644/19120c73972a21b7.png)
二、我的备考经历
2017年8月11日下单,15日拿到书就正式开启了我持续一年多的痛并快乐着的备考之路(我是零基础学习,刚开始学确实艰难和痛苦,不过后来慢慢就基本都搞明白了)。我的复习顺序是:管理—计价—计量,案例暂时先没有看。从8月到11月,不管能不能看懂,我硬是把三本书从头到尾通读了一遍,做到大概有个印象。我感觉第一遍看教材是最痛苦的,一定要趁着刚开始学习的劲头坚持下去。
这三个月里,在看课本的同时,我也一直在网上找各种相关的资料、课件,当把三门课的书本都过了一遍之后,我在书本上把历年真题的答案都划了出来,对真题的常考点有了一个大概的范围,同时也算是一个划重点的过程。
12月份开始看课件。一开始随便找了个计量课件,发现讲的效果不行,互动太多,有点浪费时间。后来看的建工网的网课,达江、李娜、李毅佳、王英四位老师的,确实讲的不错。听课顺序还是管理-计价-计量,先听一遍基础班,把三科基础班听完后,再听一遍习题班。听课的过程不需要思考太多,跟着老师走就行,这也是网课的一个优点。管理、计价需要理解和计算的东西不是很难,顶多是高中水平,主要还是得记忆。
达江老师讲课诙谐幽默,善于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李娜老师长得漂亮,讲的也很细致;计量我学的是土木建筑,整本书有400多页,是这里面最厚的,根本背不下来,所以跟着课件看重点就行。计量前四章知识点十分的琐碎,一直到考前都在看,生怕哪个数字没记住,结果18年基本没有考数字的,真是无语。
计量的重头戏还得是第五章,一定要把各种计算规则牢记于心,这是最有把握拿到分的,最后计量考了68分,第五章的30分我大概拿了25分,所以一定要把第五章背的滚瓜烂熟。听课的过程中我顺便用excel把思维导图和计量第五章的内容也总结了出来,没事看一看,用处还是挺大的。具体情况可看下图:
三门基础课的学习一直持续到2018年4月份左右,然后才开始复习案例。一开始打算自己先看看书,看了两章后感觉不对劲,这都看不懂啊,只好老老实实的看王英老师的课件。有了前面学习的基础,加上课件的讲解,总算能听懂了。我先听的基础班,然后再听习题班,不明白的就多听几遍,跟着王英的课件走就行,她讲课还是很细致的。案例大概花了2个月的时间。
![](https://img.haomeiwen.com/i16255644/fed5941d4abb9692.png)
18年6月份开始做题。我买的14-17年的真题,先做三门基础课的题。刚开始做的时候不要怕错,做完一套认真对答案,把考点以及错题都认真背下来,同时看建工的真题讲解班,听老师的讲解。学习阶段做错是好事,能查漏补缺,不要纠结于过没过及格线。
7月开始做案例真题。一开始做那真是惨不忍睹啊,各种蒙圈各种错,看书看懂是一回事,等真正做题了,那完全是另一码事。所以案例一定要练、练、练,练多久都不为过,等考试的时候你就会知道考案例时间是永远不够用的。这些都是我做题情况:
![](https://img.haomeiwen.com/i16255644/11ff52d678093c14.png)
等到把真题都做完一遍,时间已经到了8月底。这个时候就是综合复习的阶段了,每天各科课本和自己总结的资料都翻着看,哪里觉得不足就多看。手机上下个做题APP,历年真题也要多做、多看,真题我前前后后看了20多遍,答案基本都背下来了。从17年8月到18年10月,整个学习时长大概有1000个学时左右,平均每天2个多小时。
考试前一天我找好旅馆,熟悉了考场。我觉得提前去很有必要,在考场周围转转,散散心,能很好的调节心态,放松心情。
10月27号考管理和计价,感觉很顺利,难度不大,不过考场里有四分之一的人都没来;28号上午考计量,上来就蒙圈了,这跟以前考的完全没关系啊,基本没有数据题。只好硬着头皮做下去,一直做到最后第五章的内容才算好点。下午的案例,第一题就把我难住了,上来就贼紧张,耗了快一个小时。第二题第三题还算简单点,主要是填表和写文字。第四第五题涉及到计算,又紧张了,感觉做的不咋地。18年最后一题挺简单,只要认真把图看懂了,计算细心不出错,拿35不成问题,不过时间确实太紧张,刚刚好能写完。
考完后我对了对答案,前三科答案比较好对,都是选择题,分数都过了线。主要是案例,自己按网上的答案算了算,在及格线附近,心里这个纠结啊。之后就是漫长的等待,到12月29号出成绩的时候,第一眼先看的案例,108!看来今年案例是放水了。然后是管理74,计价85,计量68,跟我算的分数基本一样。
![](https://img.haomeiwen.com/i16255644/8cd08cb7c21843e4.jpg)
三、我的收获
通过一年多的备考,除了通过一级造价工程师外,我还收获了很多。以年为时间单位的考证过程,培养的是一个人的自律、自信以及学习的习惯,当你考下一个证书的时候,那种成就感会让你整个人有质的提升,同时也会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我现在还很怀念去年自己一个人在宿舍学习到半夜,第二天睡个懒觉的日子,那种为了目标全身心投入的感觉,真的很舒服。
![](https://img.haomeiwen.com/i16255644/b55e3046f5ef6e0b.jpg)
最后我想说,如果你想改变现状,那就去为之努力,没有努力过,就没有认命的借口。最后感谢下鸡爷,没有你的那条状态,就没有我的造价证。还要感谢厂办刘主任,知道我在办公室看书,还提醒我别让外人看到,这样的好领导在老油田这种国企真是不多见了。
{求赞求关注,大家一起诉说工程故事,分享工程经验,工程人互帮互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