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两大原因直刺职业教育之痛!

两大原因直刺职业教育之痛!

作者: 学校管理专家 | 来源:发表于2020-10-09 12:37 被阅读0次

近日,江苏泰州、湖南怀化的多所民办高中上千名学生因为没有学籍被清退,且不能在怀化市内任何普通高中就读。原因竟是当地严格按照1:1的普职比,高中学籍指标不足,所以只能强制清退,或者补办中职学籍。在政府用行政手段促进职业教育招生的情况下,仍然鲜有家长和学生主动选择就读职校,这究竟是认知偏见还是职业教育本身的问题

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根深蒂固

普职配比政策始于上世纪80年代,职业教育兴起初期为了振兴其发展,也为了分流人才培养层次,教育部提出各地普通高中和职业教育的招生比例(即普职比)要保持在一定范围。但是近几年,普职配比政策收紧,强制要求各地执行1:1的配比政策,使得民办高中的学籍指标捉襟见肘。

严格的普职比导致高中学籍指标不足,但职业院校招生却困难重重。现在大学录取率已经达到80%以上,上大学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很少有父母愿意让孩子放弃上大学的机会,去读职校。

在很多地方,念职校被认为是没有出息,没有选择的无奈之举。中职在读学生也基本上是被动选择,因为分数低,上不了普高,只能读职校。

原本应该与普通高中平行发展、为国家输送不同层次人才的职业教育,从招生开始就长期处于被歧视、被冷落的状态,究其原因,社会对精英教育的崇尚,对技能教育的鄙弃是认知上的根源。

虽然国家层面对职业教育比较重视,但实际上社会对职业教育还是不认可,尤其体现在国有企业以及事业单位的用人上。这些单位在招聘中明确要求具有985或者211学历,别说职业教育,就连非全日制学历教育都被歧视。

社会对学历的偏见反映在学校教育中,就变成了对分数的执着,对成绩的过分看重,对个人成长差异的无视。

其实,并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通过高考上大学,很多孩子考不上普高,根本原因就是不好好学习,那么是否还适合在追求文凭的这条道路上狂奔?为什么不早点考虑职业教育?如果不改变人们的教育观念,不走出盲目追逐精英教育的误区,将耽误更多孩子的未来。

职业教育本身问题多多

其实,社会十分需要职业类的人才,比如现在十大热门的专业当中,就有八类是学手工类、操作类的工种。八级钳工薪水达到3万每月,仍然一人难求。

国家提出普职配比政策的初衷正是全盘考虑人才培养和社会对多样化人才需求的现实情况。

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困难,而高技能人才反而年年紧俏。国家希望这些高技能人才能由职业教育培养出来,但是职业教育的现状实在不容乐观。

首先,生源差是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中职学生是成绩较差学生的聚合,也是行为习惯偏差较大的问题学生聚集地,大量家长比较排斥。学生进入中职学校后对自己也很失望,学习动机不强,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态,很难学有所成。

其次,部分中职学校不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而是专注敛财。《半月谈》杂志曾报道,部分民办中职学校通过违规招生发财,一来可以领到国家提供的免学费补助资金每生每年2400元,二来学费一般每学年约8000至1.5万元,三来推荐学生在企业缺工时以“顶岗实习”名义上岗收取管理费。

再次,很多职业学校的设施、管理各方面都比较落后,而且缺少专业教师,培养的学生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中职教育的种种弊端难免让家长担忧,若真把孩子送去读职校会不会毁掉孩子的未来?!试想,如果职校毕业生各个都有技能傍身,能够成为一流钳工、车工……,成为企业里必不可少的高技能人才,何愁招生困难,政府又何必煞费苦心提出普职配比政策。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职业教育的破局关键

职业院校的生源参差不齐,教学资源条件不完善,教学管理不够规范,给育人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如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把每一名学生都培养成才,是一项系统工程。

2019年2月,国务院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把奋力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决策部署细化为若干具体行动,提出了7个方面20项政策举措。明确指出,保持高中阶段教育普职比大体相当,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中职、高职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普通教育阶段学习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形成了一些特有的学习特点。在育人方面,必须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及学习习惯等方面的教育。

目前,致力于帮助职业院校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专业教育机构少之又少,因为这是一个很难带来收益的公益项目。

但是育联网的创始人黄志如博士却义无反顾投身其中,她说:“职业院校的孩子缺少的不仅是谋生的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心灵的启发引导。对他们来说,心灵成长,培养终身学习素养才是立足社会,赢得竞争的有力武器。”

黄志如博士带领育联网,先后研发了帮助青少年心灵成长的终身素养课程体系,以及为学校提供运营管理一站式服务的【育联网】SOM学校运营管理智慧系统。

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需要在学校管理、师资力量、教学研究、课程开发等方面多管齐下。期待“职教20条”能真正落地执行,期待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高职院校扩招200万的目标有助于缓解高技能人才紧缺的现状。

相关文章

  • 两大原因直刺职业教育之痛!

    近日,江苏泰州、湖南怀化的多所民办高中上千名学生因为没有学籍被清退,且不能在怀化市内任何普通高中就读。原因竟是当地...

  • 悟医道真(九百八十一)

    “刺疟者,必先问其病之所先发者,先刺之。先头痛及重者,先刺头上及两额两眉间出血。先项背痛者,先刺之。先腰脊痛者,先...

  • 刺.痛

    看吧, 她以刺吻我, 所以我忘记了疼, 伤口是殷殷鲜血, 却又结成红色的玫瑰。 炙热的我燃烧的灵魂, 又慢慢变得冰...

  • 刺,痛!

    年初到南京玩雪,年终到北京追雪。追到得只有曾经壮观的残留。这也许就是命格吧!心里一直有两个声音在打架,一个说,“这...

  • 无刺的痛

    痛如果可以分为有刺与无刺,有刺来自切身体会,身体之苦。对于非身临其境的,他们也会承受痛,这痛是无刺的,无刺的...

  • 2018-12-09

    夜深刺腹针,有硬韧格拒,稍缓时刻方才深入。继续深刺,腹部深处还有一层韧带,触之痛锐。留针加灸,鼻窍畅利,腹内不时痛...

  • 直刺

    在一些平台上浏览,喜观文,也喜看文后的诸多评论,这都成了习惯哩。 势必一人智不抵众人智,看诸子百家的观点,五花八门...

  • 读《黄帝内经》素问 缪刺论篇第六十三 6——什么时候用缪刺法

    (原文) 邪客于足少阴之络,令人嗌痛,不可内食,无故善怒,气上走贲上。刺足下中央之脉,各三痏,凡六刺,立已。嗌中肿...

  • 读《黄帝内经》素问 刺腰论痛篇第四十一 3——各种腰疼及治疗3

    (原文) 会阴之脉令人腰痛,痛上漯漯然汗出,汗干令人欲饮,饮已欲溲,刺直阳之脉上三痏,在上郄下五寸横居,视其盛者出...

  • 如果四十二岁依旧迷茫

    这是一件悲哀的事。 勿需别人来刺,一直都是痛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两大原因直刺职业教育之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prlp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