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婆八十三岁,病逝四个月了,我很怀念她。
都说婆媳关系是最难相处的,而我和公婆相处一直很好,我们俩最大的特点就是彼此都不计较,做好自己的本分就好。婆婆是个很勤俭持家的人,因为她们从小苦过来的,经历了战争,运动,吃过苦,受过穷,知道生活的甘苦,所以很节俭,在勤俭持家这点我和她不谋而合,我们有着同样的观念。
勤俭持家并不是抠门,而是有计划地安排生活,必须花销的绝不扣扣搜搜,没必要的花费也绝不肆意浪费。她时常挂嘴边的话就是“储米才有米吃,存钱才有钱用”,“有的时候要想到没有的时候”。这句话,我也记得最牢,因为日子里确实需要这样的警醒。
当家才知油盐贵。自己操持家务,实实在在过日子,才知道打理一个家的不容易,如果没计划没规划,随着性子任意挥霍,肯定是青黄不接的,即使再大的家业也会败光,何况我们这样的普通百姓人家。现在生活好了,虽说不会被饿着冷着,不用精打细算过得清苦,但是要一家人生活得更好,也是需要精心经营的。
现在生活不再穷苦,日子也是能过的。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好日子,更要做好防范,正是要抓住这好日子的机会防患于未然。在这“有”的时候为万一“没有”的时候作打算。遇到不可抗力因素的时候,遇到天灾人祸的时候,才不会乱了方寸,担惊受怕。
这几年的疫情,自然灾害,让很多人的生活变得很艰难,若是没有之前的储备,很多人是无法生活的。小到每个家庭,大到我们国家,若是没有之前足够的存储,怎么能维持这么几年的磨难。
现在很多年轻人在这方面的意识就很单薄,有多少用多少,挣多少花多少,甚至超前消费,过度消费,追求虚荣,消费很不理性。这种观念很危险,遇到天灾人祸时,是很难度过难关的,生存便成了问题。经历了这几年的疫情和灾难,我想很多人也会转变观念的。老一辈的一些传统观念是值得信赖和传承的,有些思想是可以救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