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
第九章 挫折中如何自得其乐?
>> 我们怎么能要求疾病缠身、贫困、遭受种种打击的人,控制自己的意识呢?一定得先改善实际物质条件,然后心流才能对生活品质有所裨益。换句话说,最优体验只是锦上添花,健康与财富才是根本。只有巩固“根本”以后,心流才有助于创造生活的主观满足感。
扭转悲剧
>> 我们在此要强调的是,一个懂得在生活中找到心流的人,即使在全然绝望的情形下,也仍然能找得到乐趣。
纾解压力
>> 在分析压力下的适应能力之前,先要谈谈三种不同的支持来源。第一种是外来的助力,尤其是社会给予的支持。
>> 第二种是个人的心理资源,包括智能、教育水准以及其他相关的人格因素。
>> 最后一种资源则是一个人对付压力的策略。
>> 在这三种因素中,第三种最重要。
>> 适应策略不但能改变压力产生的效果,也最具弹性,可以完全由自己控制,因此特别值得重视。
>> 一般人面对压力的反应,可分为积极、消极两大类。研究哈佛大学毕业生的生活状况达30年之久的心理学家范伦特,把积极的反应称为“成熟型防御”,其他学者则称之为“转换型适应”。消极反应分别被称为“神经过敏型防卫”或“退化型适应”
>> 把不幸的灾祸变成幸运的契机,是一种难得的天赋才能。
化腐朽为神奇
>> 为什么有些人的力量被压力削弱,有些人却变得更坚强?答案很简单,懂得如何把无助的状况转变为新的心流活动,并加以控制的人,会为自己找到乐趣,在考验中锻炼得更坚强。这样的转变可以分三个步骤来讨论:第一,不自觉的自我肯定。
>> 第二,注意力集中于外界。
>> 如何找出变通的策略?答案很简单:只要怀着不以自我为出发点的信心,对环境保持开放的态度,充分投入,出路自然就会铺展在你眼前。
培养自得其乐的性格
>> 自得其乐的自我”倾向于把潜在的威胁解释成充满乐趣的挑战,因此得以维持内在的和谐。一个永不觉得厌倦、很少感到焦虑、投入周遭事物,并经常处于心流状态的人,可以说是具备了“自得其乐的自我”。
>> 自得其乐的自我会把可能发展成精神熵的体验转变成心流。培养这样一个自我的规则很简单,直接源于心流模式,可以简略地归纳成以下几点。
>> 确立目标
>> 全神贯注
>> 避免过于自我
>> 从当前体验中寻求乐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