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听武凤霞《统谝教材语文要素落实例谈》

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听武凤霞《统谝教材语文要素落实例谈》

作者: 让生活充满阳光充满精彩 | 来源:发表于2020-08-23 22:58 被阅读0次

    8月22日晚中国教师报“课改中国行•新解新教材”第十二场在线直播,特级教师武凤霞带来讲座《统谝教材语文要素落实例谈》。

    武老师从教师如何读懂语文要素、语文要素的存在有哪些好处、落实语文要素有哪些具体策略等三个方面展开讲解,让老师们明晰如何利用语文要素展开教学。讲座中,武老师通过大量统编教材实例,阐述具体的教学操作。针对在教学中落实语文要素的策略,武老师提出了七大策略,即:1、在读懂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落实训练2、用语文要素推进阅读的步步深入3、抓住语文要素中“特别的要求”展开阅读4、用丰富的方法落实语文要素5、用“阅读手段”帮助学生深入领会语文要素6、在阅读中发现并提炼出隐含的语文要素7、站在文本的高处解读和落实语文要素。

    对于每周六的讲座,我场场必看,但一般看回放,最重要的就是可以随时暂停,方便记录,可以针对自己没有理解或认为特别重要的地方反复观看消化。武老师在讲到“用语文要素推进阅读的步步深入”时,列举了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一个豆荚的五粒豆》《蝙蝠和雷达》。刚好,我也正在备这个单元的教学设计。《一个豆荚的五粒豆》先是了解文章大致内容,然后通过提问深入阅读,让学生明白提问可以从整体提问也可以从局部提问。《蝙蝠和雷达》这篇课文则是直接运用提问的方法推进阅读。第一课伊始就对题目提出问题:蝙蝠和雷达什么关系?在第二课时开门见山:“不仅可以对题目提问,还可以对文中的词语、句子、段落等来提问。”然后借助文中批注,利用文中范例提供提问的样子,让学生有样可学,接着聚焦第3自然段,让学生尝试从“内容”这个角度自由提问,降低了提问的难度,再读其它部分,继续操练围绕“内容”放开提问,针对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聚焦重点问题深入阅读。从“内容”这个角度提问算是比较容易的,随后让学生试着聚焦“写法”,学习提问。从“写法”这个角度提问显然要比从“内容”的角度提问难得多。怎么办?一是提供范例:第3自然段为什么要用关联词语写这段?最后一句用了反问句,这样写好在哪里?告诉学生这就是从“写法”上来提问。二是告诉学生从“写法”上提问,可以从修辞手法、标点符号、文章结构等等去考虑。接着以第2自然段、三次实验等为例练习从“写法”上提问。又结合后面学生批注的两个问题,引导学生从“启示”的角度进行提问。最后以课后片段《它们是茎,还是根?》为例进行操练,综合运用所学习的方法进行多角度提问。本单元是特殊单元——阅读策略单元,语文要素是“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首先这两篇课文,《一个豆荚的五粒豆》只是引导学生针对课文局部和整体大胆提问,而《蝙蝠和雷达》则是引导学生多角度提问,扩大提问范围。很明显,从单元内课文的安排就可以看出语文要素在单元内的步步深入,梯度上升。另外《蝙蝠和雷达》的教学设计也很好地体现了这点,从“内容”到“写法”“启示”,引导学生多角度提问,由易到难,层层推进,有例可学,有法可依,加上反复操练,学生轻松掌握“提问”这个策略真是水到渠成。另外武老师在讲座中指出“多角度提问”不要仅仅局限于课本中所提到的“内容”“写法”“启示”,还可以从遣词造句、修辞手法、标点符号提问,凡是有疑问的地方,感觉精彩的地方,想进一步探讨的地方,都可以提问。这同样给我了很大启发。作为一线老师,统编本教材又是新教材。对于新教材心中总是有畏难,怕抓不准重难点,怕抓不好重难点。于是总是严格按照教师教学用书来设计教学,使课堂缺乏了灵动,缺乏了老师自身的特色。细想,教学用书、大纲是绝不能背离的,但深入地研究、完善、拓展还是必不可少的。这就需要老师多下功夫,学思结合,知行合一,精准解读语文要素,策略实践语文要素,语文要素才能落地生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听武凤霞《统谝教材语文要素落实例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ptgj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