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顾
2017年8月7日,4个“精日”身穿二战日军制服,乘夜在著名抗日遗址、爱国教育基地四行仓库拍照留念,恶毒亵渎烈士英灵。
2018年2月20日,两名男子穿着日本军服,在南京紫金山抗日守军碉堡前摆造型拍照。
2018年3月8日上午,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在梅地亚新闻中心就热点问题回答记者提问。现代快报特派记者大声喊话:“外长,对近来‘精日’分子不断挑衅民族底线的行为,您怎么看?”现场很嘈杂,但是外长仍驻足倾听提问,听清问题后,外长严肃地手一挥,怒斥部分“精日”分子的行径:“中国人的败类!”
“精日”,即“精神日本人”简称,指极端崇拜日本军国主义仇恨本民族,在精神上将自己视同军国主义日本人的非日籍人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精日”不断挑衅国家尊严的过激行为,引起了广大网民的关注,大家在愤怒和谴责这种行为的同时,也触发了自己对周围关心喜爱外国文化的人的敏感神经。
欣赏外国文化就一定要被贴上“不爱国”“卖国贼”的标签吗?
当然不是!
作为亚洲关系最为亲近的邻国,中日韩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交流都十分密切,但在国家交往过程中,又不可避免的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历史因素之于日本,国际关系之于韩国。
而身为一名中国人,我们谨记从小接受的爱国教育,铭记那段血红刻骨的历史;我们同样在国家安全遭受威胁时,一致谴责违反国际法则的行为,身为一名欣赏外国文化的中国人,我们始终坚守自己的底线,不妄自菲薄,也不盲目追捧。
可以这么说:我们喜欢上了一种文化,只不过这种文化的国籍不是中国罢了。
大众对欣赏外国文化群体的容忍度在“精日”分子的“活跃”下不断降低,可以理解但对于理智欣赏外国文化的人来说是不公平的。
以韩国流行文化为例,进入新世纪后,韩国娱乐文化持续发力,综艺、韩剧、流行音乐等在全球范围持续发酵,一系列具有自己国家鲜明特色的文化产物收获了大批来自全世界的粉丝的热捧,由此带动了韩国旅游等产业的发展。而与韩国隔海相望的中国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哈韩”群体,他们喜欢韩国的明星,喜欢韩式的料理,喜欢韩国的文化,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韩两国的交流,而不只是人们眼中的“脑残”,甚至很多时候,他们站在了支持国家的第一线——2018年韩国平昌冬奥会,在中国运动员不断受到不利判罚的情况下,平时常常为了多了解韩国文化学会翻墙上外国网站的“哈韩”们迅速“占领”韩国naver新闻网进行“控评”,强烈谴责韩国冬奥会裁判的无耻行为,为中国运动员加油鼓劲,团结一致维护国家尊严。
在出现越来越多的所谓“哈韩”、“哈日”的情况下,作为中国文化自身,我们也需要进行深刻的反省,作为五千年历史的央央文化大国,应该如何更好地进行自我文化的创新与发展,而不只是引进甚至抄袭别国的创意,让热爱自己国家文化的人失望。
欣赏外国的优秀文化不代表我们蔑视或贬低自己的国家,也从来不成为我们辱国、“精外”的借口!
本文章系作者原创,与(网易)同号
5.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