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愿,不曾解。我还有,一些念。
———题记
已经很久没有写点东西了,生活在周而复始,我们在这个每日公转自转的星球上,顶着乐观或悲观的浮想惶惶终日。 生活的感想里还是来源于关于你的每一件小事。
很多情绪在积攒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总是需要找个借口来释放一下的。 这种越是快要分别的日子,再年轻的心也像是将至暮年。害怕眼前的这个人一别,此生再也没有机会相见。就像是所有假期里例行的同学聚会一样,在一起的时光总是那么开心。聚会结束走在回家的路上,想着下一次再见,又是四季过半了。 所有悲观主义者的心中都存在着一个属于自己的理想国。面对现实中的离别,我们毫无选择,哪怕是下一秒就要红了眼眶,我们还是要按着生活的轨迹走下去。这是无奈,也是妥协。其实这种妥协还是源于我们自己的选择不是么。
我又找出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重新读了一遍,文字的魅力就在于,我们所处不同的年龄对同一篇文章的感触是不同的。简而言之,我们称之为“阅历” 小的时候读陶渊明,总觉得他的文风寡淡无味,彼时的我喜欢辞藻华丽。年纪渐长,再重读陶渊明,才竟觉妙不可言。寥寥数字,了于心间。消极避世是所有语文老师,历史老师对陶渊明阶级性局限的定义。晋宋易主之际,才华无处施展,归隐田园做他的五柳先生,好多人称这为消极。其实放下何尝不需要巨大的勇气呢?从古到今,从个人到社会,从他人映射自我,很多时候只是不停的为着自己的欲望向前不停,回首想想,放下竟然变的这么难。感情又何尝不是。
“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命运的奇妙和生活的多样性就在于,不知道何时何地就会忽逢桃花林,让人沉迷到不能自己。厌世感和好奇感在这一刻突然爆发,只想在世外桃源一探究竟。这是算是暂时的停泊还是永久的依靠呢?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现实中失意的人看到这段话也会燃起生活的希望吧。同柏拉图的《理想国》一般,虽然这种带有理想主义和虚幻主义的世界并不存在。在人类生生不息的繁衍与发展中,我们往往会趋向于寻找同自己人生观和价值观相同的人结成生活伴侣。除了大脑的信号波和生理反应之外,从我再次读《桃花源记》的感悟中看,我想这更是人类唯心主义的爆发,寻找一个可以在现实生活中给予彼此虚无幸福感的人。我们所接受的教育中,格外崇尚辨证的,客观的唯物主义思想。对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主义是批判的。在粗略的了解了西方哲学史的发展后,我才发现我们对于形而上学存在着很多误解与认识上的片面。这个是无可厚非的,人类发展的任何阶段,对待问题的看待都是受到一定局限性影响的。就像是我们在评价一位诗人或是作曲家,尽管他在所处时代的贡献已经比肩巨人,从辨证的角度看,所有的事物都是受当时的环境,思想以及各种客观条件所限制。当然,作为当前已发展到相当高度的我们来说,我们也存在着局限性。但是每个人的局限性又不同。从佛学的角度讲,人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炽盛,求不得。从这八苦当中,我们总能找到自己的执念所在。而我们凡夫俗子则是无法寻求心灵的正确途径,只好在红尘中摸爬滚打无法逃离。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并不是教唆我们无所作为,而是在面对人生的执念,主张跟从本心,抛下禁锢,不去刻意追逐,坦然相对反而可以化繁为简。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你是我最大的执念,像是武陵人误入桃花源。 或许不复得路后武陵人会慢慢忘记这美丽的邂逅,又或者是痴迷一生,无法挽救,经年流转,或许还有更美的世外桃源,却总是抵不过心中所想。昨天看完电影我突然想到,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从文学的发展角度看,悲剧往往比戏剧所带来的心灵震撼更大。从感情上看,得不到的往往比身边的人更充满诱惑力。悲剧所带来的情绪上的撞击和心灵深处的扭打,相比欢乐所带来的短暂而毫无意义的存在感,更是因为悲剧的衬托而显得弥足珍贵。换句话说,因为难过存在遗憾,在日后的回忆中才会带来甜蜜。就像是断臂的维纳斯之美,残存的空间给予了更多的想象力。在生活里,因为力所而不能及,才没有被生活所磨灭了原本的明亮。 柳永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大概在青楼里看多悲欢离合的人更明白得不到和已失去的悖论吧。我不知道在这片桃花源中还能否走出去,也不知道还能不能走进人生中下一片风景。曾经在书上看到一句话:人生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把握现在的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