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刚闲下来。我很累,躺在沙发上,开始了日更。
早上7:30,我来到学校,简单吃了点买的早餐,就来到了教室。班上已经来了十几个学生,我布置了早读任务,就开始了“巡视”。
“嘟嘟”“嘟嘟”,电话的短信响了,职业敏感感觉有事。打开一看,发现果然是一个学生A家长发来的语音:大致意思就是她的孙女被别的小朋友B“打了”,水杯被同一个学生弄坏了。她的意思是如果我不解决,就来学校找那个学生。
我先回复她,尽快了解情况之后,再给她打过去。丢下电话,我着手解决这两个学生的问题。经过一番调查,原来事情是这样的。B的橡皮(与众不同)在前一段时间被A拿走,没还他,最近又一块橡皮听说又被A拿走。B找A要,A不承认,不给就找A麻烦。
正好A的水杯不小心碰掉,杯盖的把手掉了一点,不影响使用。她就冤枉B,说B弄得。家长信以为真,看到、听到孩子说,就特别生气。
其实她的孙女也有坏毛病,喜欢新鲜的东西,见到好的就想“拿”。B呢买文具喜欢与众不同,所以两个人矛盾越来越深。了解清楚之后,回复家长,他们才理解。
等这件事结束,离预备还差10分钟。检查早读情况,下课铃响了。
第一节我的课,刚讲了10分钟,情绪化的瑜又开始闹脾气。过两天研学,别人自以为是组成小组,不让他参加,他就开始推别人桌子,我怎么说他都不听。后来请他家长(住在学校家属院)才暂告一段落。
下课了,领着做课间操。整队,一起做,带队回教室的路上,瑜的奶奶又找到我了解情况。我急着上去总结课间操情况,她好像有说不完的话,说着说着就又上课了。
第二节是备课组听课,我拿着听课本刚要走,校长找我要单子(研学的),他急着要,我只能赶快做。等我匆匆忙忙走到听课的教室,老师早就开讲了。
听课、评课,第三节课任课老师有事,我又得顶上,谁让我是班主任呢?
中午两节课都是我的托管,布置作业,批改作业,读名著给他们听。期间提问,读书,“累”得不亦乐乎!
下午第一节不是我的课,本来可以休息一下,结果又要交表。我打开表格,开始填写信息。报名的,没报名的,留守托管的,没托管的,是否有请假的……通通要写清楚。
任务没完成,第二节课上课了,我只好去上课。等我上完,筋疲力尽,接着完成表格的事。
填着填着,一个家长缴费,传过去又一个家长缴费,传过去还有一个家长缴费……反反复复,让我手足无措。家长犹豫,孩子想去,开始不让,后来又想。我已经停止了报名,家长还是扫码缴费。
那边等着安排车次,安排保险,这边迟迟交不上去,眼看着就要下班了,我只能催促,等待,加班。
这一天忙得晕头转向,晚上还有家长咨询,我只能一一应对,勉强完成日更,眼皮在打架,也许真的是不再年轻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