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我们超越的都是自己,不是别人。
可是,一个人究竟为什么会陷入这种“我应该”的思维呢?

如果是这样,你就需要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这个所谓的“应该”到底是我在不知不觉间受到了外在的影响呢?还是我自己的真实渴望呢?
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
原因一︰“人之所以会陷入应该思维,是因为我们不断在外在世界中寻找被别人喜爱的‘自我’标准,来妄图根据这个标准创造一个理想的自我。”
这是心理学家霍尼给出的解释。
这种从外在世界中寻找到的被别人喜欢的“自我”标准,会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安全感。但是,一旦想要根据外在标准来创造一个理想自我,我们就可能会跟自己内在的真实自我失去联系。
殊不知,那个真实自我正是我们生命力的源泉。
所以,与内在真实自我的失联就意味着我们生命力的源泉被切断了。
而这也是导致我们陷入各种精神问题以及持续痛苦的原因之一。
原因二:我们逃避选择的自由,是因为从潜意识来说,我们并不想为自己负责任。
哲学家弗洛姆在《逃避自由》这本书中说:“给我自由吗?千万不要给我自由!因为随着自由而来的是要负责任啊!我一有自由之后就自己做选择,选择之后就做我自己,但是我做不起啊!”
你可能会觉得这怎么可能,我很想要自由啊。
但事实却是,这种逃避选择自由以及不想负责任的想法,大多都不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中,而是存在于我们潜意识中。在没有意识到这种“逃避”潜意识的时候,我们其实已经在这么做了。
我们建构人生意义的一种重要方式就是“自我超越”。
自我超越的起点往往是问题或痛苦。而当我们明确了困扰自己的问题,并能解决它的时候,就实现了一次“自我超越”。
而我们的人生就是围绕着一次次的自我超越而展开的。
请记得,每一次,我们超越的都是自己,不是别人。
“我要”。
我是晏子出刀,希望今天的内容,能让你有所启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