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打卡第53天,保持高效做事的节奏,腾出空过来好好生活、好好学习。
1、有理有据的感悟更加饱满有力
原文:“写感悟型读书笔记时要注意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单纯地发泄情绪,无论赞同还是批评都要有理有据,否则无法起到读书笔记应有的作用。”
感想: 感悟型的读书笔记虽然看似随意抒发所想、所感,但其实是需要读者尽力保持客观多角度的思维去审视的。或有理有据,或旁引其他书籍、或结合个人经验,这样的评价、所感或许才真正内容充实,对自己的思维或行动有所触发的。
2、花费精力打造长效笔记是事半功倍的
原文:“ 综合型读书笔记兼有以上三类读书笔记的特点,通常既有原文,又有感想,还有评注,一般独立成册,即写在专属的笔记本上。这类笔记便于保存,可以反复阅读,是最长效的笔记类型。”
感想:综合型的读书笔记就我个人而言,还没有尝试过。但我觉得一本书如果感觉非常喜欢,兼具理论性和实操性的话还是可以尝试做一做。尤其是以后会不断援引其中观念、例子之类的书籍,可以做好目录、附上部分原文,写出当时随想,进行观点评论,这样去读一本书不单是读薄了,而且是读透了。只要值得,可以花时间试一试。
3、不同的阅读题材开拓的是多元思维
原文:“希望读者在实际阅读过程中适当选择一些自己不太熟悉的题材,一来可以增加知识的广度,二来可以提升精读的基本技能。”
感想:文中例举了一篇跟物理有关的光电效应的文章,讲述光的频率和波长的不同对在金属中产生光电子数量和强度的不同影响。作为文科生其实我觉得还是很好理解的,科普的文章写得很通俗,用类比的方法一讲解,多数具有普通学习能力的人都能明白。记得高考阅读中还专门有一篇类似科普文,需要你在判断正误中辨析、选择。个人觉得这是个很好的补充途径:对于自己不熟悉的题材,可以增进了解;对于已经了解的阅读方法,可以实践检验;对于有致于钻研写法的爱好者,可以学习借鉴:一举多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