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青说,人生的道路很漫长,但关键处就那么几步。
人这一生,其实是由无数个选择构成的。大的选择比如考上哪个大学,学什么专业,和谁结婚生子,在哪里安家,跟什么样的老板,与什么样的人交往等等,小的选择比如今天应该看书还是看电影,是否要参加某个活动,买哪个品牌的电子产品等等。
很多人度过了自己的大半生,却没有真正主动选择过,仿佛那不是自己的人生,而是在为别人而活。
大的选择方面,大学是父母帮忙选的,他们说那个学校好;找对象也没有标准,他追我就同意咯;工作也没有认真选,随便面试了两家,觉得差不多就加入了等等。
小的选择同样如此,刷朋友圈,随便点开一个标题党的文章,就开始阅读;晚上想看个电影,打开视频软件,随便选了个就开始看;想看个书,随手拿起一本就读了一下午等等。
就是这样一个个选择,构成了你的人生,现在的你是过去选择的集合体,是过去所有选择造就的客观存在。
可是,时光不能倒流,经历不能收回,每一个选择都具有唯一性、排他性和不可逆性。
当然如果你不在乎这辈子过成什么样,那无所谓。但是如果你想要过上更有价值的人生,就必须强化选择思维,主动选择,谨慎选择。
因为选择是有代价的,任何选择都要付出成本,不过跟很多人想的不同,它最重要的成本不是时间成本,也不是金钱成本,而是机会成本。
什么是机会成本?
通俗地讲,你做出选择后其中一个最大的损失,就是你的选择所付出的机会成本。
凡是选择,必有放弃。
你选择加入这家公司工作三年,等于这三年你放弃了其他所有公司带给你的各种可能性;
你选择跟这个人结婚共度余生,等于这辈子你放弃了其他所有人跟你在一起的机会;
你选择今天晚上看电影,等于你放弃了其他娱乐活动的可能。
正是由于机会成本的存在,你更需要认真选择,尽可能做出你能选择的最好的那一个。
那应该如何选择呢?
选择即取舍,取舍就要有个标准,很多人之所以碰到什么就是什么,表面上看是“随性佛系”,本质上讲就是“没有标准”。
因此,选择的方法论是:凡事提高标准。
比如选工作,你要提高一下标准,因为一个人的职业生涯黄金时间就20年左右,这20年里你换工作的机会可能就10次左右,每一次选择都很重要。大众的标准可能是:钱多事少离家近,工作轻松又稳定。别这么随便,你要多分析一下:我喜欢做什么,这个行业怎么样,公司在行业里怎么样,老板怎么样,公司最近几年的发展怎么样等等。
比如选伴侣,更要提高标准,仔细考察。因为选择与谁共度一生,几乎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选择,选得好一辈子过得好,选得不好会非常痛苦,这个选择千万不要随便,不要将就,不合适就是不合适,真正合适的不会感觉将就。
比如看电影,也要提高标准,你可以先从豆瓣评分9分以上开始看,或者看大家评价很高的片子,不能随便打开一个电影就开始看,你要知道自从电影诞生以来拍出来的好片,你一辈子都看不完,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浪费时间看那些烂片呢?
你做出的每一个选择,都应该有比较高的标准,特别是人生中那些关键的选择。
反思自己的前小半生,我发现很多时候自己根本没有主动选择,甚至有时候抱怨命运弄人,让我走进了体制这个围城,导致自己的选择空间太小。
后来我想通了,说到底这都是我自己做出的选择,哪怕是被家人逼迫,我其实还是有很大一部分空间,可以做出自主选择的。因此,我应该主动承担起自己选择的责任,而不应该再说自己是被逼无奈。
意识到这一点,本身就是一个好的开始,就是积极主动的开端。即使遇到再不好的境遇,我知道没有人可以逼迫我,我永远有选择走哪一条路的主动权。
纳粹大屠杀的幸存者弗兰克博士说,即使觉得别无选择,我们还是可以选择。人的一切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仅剩的一样东西不能,那就是选择的自由。
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人都有自由去选择用什么态度做你可以做的事。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