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颇不宁静,耽误了课不说,还被一个孩子的家长搅乱了心境。已经好长时间没这样了,今天有失分寸,理应反省。
上周篮球活动时,我们班和别的班同学打比赛练球,有一位同学被发出来的球碰到了眼镜,摔坏了,鼻子上也有了一道划痕。他和班主任说了,老师马上带他擦了药,后来问他怎么样,他说没事,也没和老师说眼镜的事。第二天家长接孩子和老师说起此事,班主任立刻找到我说可能是我们班的学生先发球碰到了他,但是也不知道是谁。我说,那就等周一调查清楚,看是谁,到时把眼镜修一下。
周一早上,让所有篮球社团的成员集合,询问了此事,结果是当时球场上乱乱的,也记不清谁发的哪一个球了。我就和班里的篮球队员商量,如果监控能查出来,谁的责任谁担,如果查不清楚,咱们是个团队,就共同承担责任,大家都同意了。
今天查监控的老师告诉我们说,操场区域太广,看不清楚,那就只能用第二种方案了。正在这时,另一个班的班主任找到我说,那个孩子的家长发信息颇有微词,语气不善,说老师不负责任,说学生没有素质。我就说打通电话让我和她解释一下,没想到的是谈话十分不愉快,因为家长一直在怪责学校和老师,说是三百块钱的眼镜必须得赔,这时候的解释是没有用的,她根本听不进去,我也有些急了,电话里说不清楚,不如到学校了解情况,该赔的自然不会少。
孩子妈妈没来,说是在上班,不过,派来了三位家长,似乎来者不善,说话的语气也是有些盛气凌人。其实说到底,无非还是怕拿不到赔偿。当着孩子的面谈这些,确实不是好榜样。但事已至此,我只能把我们班的孩子们叫来,再次询问他们是否愿意共担责任,他们点头说同意。孩子们出去后,那位年轻的奶奶又发话了,可不能因为赔了钱让那几个孩子报复我们家孩子啊!还交代自家孙子好好记着那几个孩子的样子。我的天,如此呵护自家孩子,却用这样的心理揣测别人,实在有些过分了。我忍不住说了句,“要不要再交待交待,让他们几个写个保证书,你们就放心了?”那位年轻的奶奶扬了扬头,“最好还是写一份吧!”我有些无语地走出门,重新把那几位孩子叫过来,“郑重其事”地交待:“以后绝不能因为赔偿的事心有不满,去报复xxx。”看着几个孩子有些懵懂的眼神,我说:“没事了,在保证书上签过字就出去吧!”
刚好其中一个孩子的家长有事到学校,我就把其中的原委说了一下,没想到她把孩子拉到门外,吵着吵着竟然放声痛哭起来,我知道她家的情况确实不太好,就安慰她说,不用担心,她孩子的那一份老师来出。
没想到,此刻屋里竟又起了争执,原来是那位年轻的奶奶说出了不屑的话语激怒了一位同事,两人差点吵起来为了让这几位不速之客赶快离开,我向同事借了二百元钱给了她们,她们接了钱,忿忿不平地走了出去。
事后,有同事问,让她们写收据了吗?按说都得让她们把坏的眼镜和新的眼镜的发票拿过来,不能她们说什么就是什么。有同事评论,用二百元钱给孩子买断了前行的路,如此家长,可算精明?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