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这种情况宝宝一天拉7-8次都不属于腹泻?|宝妈们不要对宝宝便便判

这种情况宝宝一天拉7-8次都不属于腹泻?|宝妈们不要对宝宝便便判

作者: 粑比麻咪 | 来源:发表于2017-08-04 17:01 被阅读0次

    对于宝宝腹泻这个问题,应该每一个家长在生活中都有遇见过。据我的了解,大多数家长判断孩子有没有腹泻,主要是通过孩子排便的颜色、频次、状态等一些表像来判断的。

    那到底平时我们的这些判断方法准不准确呢?究竟什么情况下宝宝才是真正的腹泻呢?宝妈们又该如何去做呢?

    下面我先按照宝宝月龄不同,跟大家分享“腹泻便”与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然后重点分享伤食泻的治疗手法。

    “腹泻便”与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


    “腹泻便”:母乳喂养的宝宝排便次数比奶粉喂养的宝宝排便次数多,而且不成型,因此我们通常会把母乳喂养的宝宝排的便,定性为“腹泻便”。在这里要强调的是“腹泻便”属于宝宝的正常排便,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腹泻。

    一般情况下妈妈会认为宝宝的便便应该是金黄的,质地均匀,并且有型。其实这是一种理想的看法,这也是一种偏见。

    实际上母乳喂养的宝宝的便便是最难看的,颜色未必是黄色、绿色的也是很多的,并且可能会混合有颜色发白的块状物、或者是白色的颗粒状物,如果出现质地均匀,其实就是个例外。

    宝宝月龄:2周

    母乳的宝宝在两周左右的时候,通常每天排便2—3次,也有可能突然间排便次数增多至7—8次。这个时候妈妈就很着急,把宝宝送去医院做检查。

    其实这大多是因为前期母乳少,后来母乳增多,宝宝吃的量多,排的量也跟着增多。这种时候要测一下宝宝的体重,会发现宝宝体重在急剧的增加,而腹泻的宝宝体重不但不会增加,反而会下降。那在这一时期奶粉喂养的宝宝,排便次数一般是每天2—3次

    宝宝月龄:1-2个月

    1-2个月的宝宝,大小便的次数都比上个月减少。比如这个月每天排便在7—8次以上,下个月可能会减少到3—4次。但是也有例外,主要与这个月母乳分泌多少有关。

    宝宝月龄:2-3个月

    2- 3个月的宝宝,如果这个时期宝宝大便的次数增多,便便中混合有硬块,甚至会参杂一些粘液状的东西。如果是母乳喂养,宝妈不要过于担心,宝宝这一时期不会发生消化不良,也不会染上病毒引起的“秋季腹泻”。

    奶粉喂养的宝宝一般也不会引起“秋季腹泻”(前提是奶瓶和奶嘴要进行严格消毒)。如果这一时期宝宝喂奶粉,不出现发热情况,且精神状况良好,即使有了腹泻的现象,只需要把奶粉的浓度调低一些,腹泻就会消除。

    注意事项:

    注意:在夏季如果妈妈患上了痢疾,随后宝宝也出现腹泻,即使便中没有发现血丝,没有粘液,也应该带宝宝去医院化验便便。如果宝宝得了无症痢疾,同样也会传染,所以宝宝的尿布消毒一定要干净。

    宝宝月龄:3-5个月

    3个月到5个月的宝宝,消化不良也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

    首先从饮食上来讲这几个月的宝宝不会吃到不宜消化的东西,只是吃母乳、奶粉、果汁和菜汁。最多也只是吃一些清汤、米汤、面汤之类的。这里的消化不良从便便上来看,几乎说的都是宝宝拉稀便的情况。

    大便里可能会有粘液、或者颗粒状的东西;颜色由黄色变成绿色,由原本成型的便便变成了水样的,并且排便的次数会明显增多。这时候医生一般会判断成“消化不良”。

    其实消化不良不能简单的从便便的形态来判断。我们要从宝宝的情绪、体重、体温等来判断。实际上母乳喂养的婴儿稀便会随着母乳分泌量的增加、妈妈的饮食结构的变化而变化。或者是果汁、菜汁添加的量的增加,导致水分增加,便便次数增加。如果妈妈能够及时的找到并排除这些原因,那么宝宝排便就能很快恢复正常。

    宝宝月龄:5-6个月

    5到6个月的宝宝,这个时候除了辅食量增加之外,可能还要考虑断乳。

    宝宝添加的辅食如果仅仅是胡萝卜、菠菜、果泥等宝宝不能完全消化,排出来的便便可能会以食物原有的颜色和形态排出。每个添加了辅食的宝宝都会如此,因此不能认为这是消化不良。

    如果食物烹制过程中,食材清洗不干净,妈妈的手没洗干净带进去了病原菌。宝宝出现发热、胃口不好、气色不好、大便的次数明显增多的症状,这就是不正常的现象,必须尽早就医。

    这个月龄的宝宝腹泻大致分为两种:一是由饮食引起的(吃多了和没吃饱);二是由细菌病毒引起的腹泻,原因大多是由食物、奶瓶等消毒不彻底、清洗不干净、烹饪过程不卫生引起的。

    痢疾杆菌和类似于痢疾杆菌的细菌和病原性大肠杆菌等侵入婴儿体内造成婴儿腹泻。在早些年代,这种腹泻是非常可怕的,因为那个年代对这些细菌还没有特效的抗生素,当然也是很难治愈的。

    不过同样是病毒性的腹泻,对于5到6个月的婴儿来说,如果真得了也不会持续太长时间,对于这一时期的宝宝来说不用抗病毒的药也能自愈。如果加以合理的护理和正确的推拿按摩的方法,好的会更快。

    饮食过量:

    饮食过量引起的腹泻与之前相比,只是便便发生了形态上的变化。除此之外宝宝没有发热、也无气色上的改变,吃东西可能会没以前好。

    饮食不足:

    由于饮食不足也会引起腹泻,这种情况是一般人所不知道的,因此很容易被忽略。

    最早的时候很多妈妈很容易把饮食过量引起的大便稀当作消化不良来进行药物治疗,同时把宝宝平时吃的食物全部停喂,甚至改成奶粉,结果大便还稀,不能成型。其实这就是“饥饿性腹泻”也称为“慢性非特异性腹泻”。

    对这一情况妈妈们不用担心,只要开始正常的饮食就好啦!

    细菌、病毒感染:

    由细菌和病毒引起的腹泻,能引起宝宝全身感染,因此会伴有发热、精神不振、不想进食、呕吐等症状。

    注意事项:

    宝宝刚断奶,辅食添加的量增加,大便稀、颜色难看。不要把原因都归结为辅食的问题,必须引起注意的是,如果受凉的话,也会导致宝宝的大便稀。如果宝宝出现流鼻涕、咳嗽、发热等症状,这就很容易判断出来,宝宝便稀是由受凉引起的。

    这个时候我告诉大家一个最简单的办法:治疗宝宝因受凉引起的便稀,用一个小木棍在宝宝足跟之处,连续敲八下(此方法可治疗宝宝因轻度受凉因起的便稀)。

    宝宝月龄:7-8个月

    7到8个月的宝宝,已经不用母乳喂养或者很少有母乳喂养,基本都是吃宝宝餐了,这个时候最容易出现喂养不当的情况,喂食过量是常有的事情,宝宝很容易出现腹泻。这个时候观察大便中是否有许多未消化掉的东西,次数是否比之前增加。

    如果除了以上症状之外,宝宝反复腹泻、情绪不好、没有食欲、呕吐,体温又在38以上,必须赶快去医院。

    以上给大家分析了宝宝从1到8个月的排便情况,目的是想让大家了解不同月龄的宝宝在排便上有何不同,能够更准确的判断宝宝的腹泻是属于那种类型,不至于把宝宝正常的排便误认为是腹泻,导致乱吃药。

    伤食泻的治疗手法


    腹泻的类型可以分为寒泻型、脾虚泻型、热泻型、伤食泻型。我今天小儿推拿的微课讲的重点是伤食泻的推拿方法。其他几种类型我会在以后的课程里都陆陆续续的讲到。

    伤食泻的特点

    肚子有明显的胀疼感,宝宝排便常常会有哭闹的现象。排便后疼痛或撑胀的感觉会消失,并且大便的气味酸臭,可能还会出现白色的颗粒或者瓣状物,以及未消化掉的食物的原色原型。并且宝宝会伴有:口臭、呼吸短而且急促、睡觉不踏实,在床上翻来滚去、不想吃东西、手脚心发热。

    针对这种情况,我所配的穴方如下(以两岁的宝宝为例)。

    伤食泻配穴方

    一、补脾经

    脾经的位置在宝宝大拇指远端关节外侧面,或者说是在大拇指指腹罗纹面。

    主治:消化不良、泄泻、呕吐、疳积、痰饮、自汗、虚劳、咳嗽、口舌生疮等。

    手法:推拿者让宝宝把大拇指伸直,用大拇指从宝宝大拇指的外侧或者指尖向手掌方向推200次。


    二、补大肠

    位置:大肠穴在食指的外侧边缘,也就是靠近大拇指的一侧,从食指指尖到虎口(大拇指根部与食指指尖的距离呈一条直线)。

    主治:便秘、泄泻、脘腹疼痛、脱肛等。

    手法:有清有补,在这里用的是补法,补大肠是让宝宝把食指伸直,推拿者用大拇指,从宝宝的食指指尖朝虎口向推200次(此手法为补大肠,反方向推则为清大肠)。用力要均匀手法要轻快。切记:方向不能弄错,否则腹泻会加重。

    三、揉板门穴

    板门和脾经都是宝宝特有的穴位。

    主治:乳食停积、积食、呕吐、腹胀、腹泻、食欲不振和嗝气等。

    位置:宝宝的板门穴在手掌的表面大拇指根部到手腕之间。它呈一个椭圆型的面状,伸开手掌时明显隆起的部位。

    手法:用左手固定孩子的左手,用右手的大拇指或者中指的指腹,按揉板门穴的中点位置200次。

    四、揉上巨虚穴

    位置:上巨虚穴属于足阳明胃经穴位图,位于人体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6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主治:缓解治疗腹痛胀满、肠鸣泄泻、痢疾、阑尾炎、胃肠炎、细菌性痢疾、便秘、膝胫等

    手法:按摩者用大拇指的罗纹面,点按住次穴位,作顺时针按揉200次。

    五、饮食注意事项

    家长要狠狠心让宝宝挨饿(少食)。如果是奶粉喂养,可以把奶粉停掉,让宝宝喝米汤,腹泻期间水果和蔬菜都停止给宝宝喂食,同时也不要沾油。如果母乳喂养,妈妈的饮食也要同上所述,天热更不能贪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这种情况宝宝一天拉7-8次都不属于腹泻?|宝妈们不要对宝宝便便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qcb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