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吃什么呢?”我问女儿,妈妈:“我想吃打滚儿。”,真好,不知道吃什么的时候问孩子,她一定会给你满意的答案,前提是她说了,你就要给她做。
我们一家都爱吃粘食,什么粽子啦!汤圆啦!糯米炸糕,驴打滚儿,粘豆包,大切糕,只要是粘的就特别喜欢吃,以前有时间的时候我就爱做给家人吃。自己做不好的,就经常给他们买。
女儿想吃路驴打滚儿,正好昨天我煮了红豆馅。家里还有不多的糯米粉,还有一些粘玉米面,我都拿了出来,糯米粉用来做驴打滚儿,我用温水把糯米粉搅拌成絮状,放在干净的屉布上,隔水蒸上,又把粘玉米面,放在盆里用开水也搅拌成絮状,盖上盖子备用。
驴打滚儿外面的黄面,是豆面,用锅炒香之后放在面板上,把蒸好的糯米粉倒在豆面上,凉一两分钟,糯米粉上就会
起一层薄薄的皮,这样在用擀面杖擀就一点也不粘了,擀成均匀的薄片在上面抹上自己制作的豆沙馅,尽量抹匀,然后从面片的一端慢慢的卷起,卷的粗细依个人喜好,卷好之后,用刀切成一块一块的,码放在盘子里,就大功告成了。做的时候我让女儿在一边看着,有的东西其实很简单,一看就会了,就怕你连看都没看过。
我小的时候母亲做饭,我在旁边一边烧火,一边看着,蒸馒头,花卷之类的十岁左右就会了,记得有一天中午放学回到家,父母下地干活还没有回来,看到面盆里的面已经发的很大了,心想我蒸馒头吧!按照面发的大小放点碱面,用水化开,把碱水揉到面里,再把面团放到面板上,用力揉,那时候年级小力量小,揉的不太均匀,妹妹帮我烧火,我俩蒸了一锅馒头,母亲回来的时候揭锅一看,一锅带黄色斑点的馒头。
父母下地干活很累,有时候回来的很晚,我和妹妹就经常帮母亲做饭,到现在我也极少买馒头吃,都是自己蒸的扎碱馒头,只有这样的馒头才有一种特有的香气。
驴打滚儿做好了,女儿说很好吃,我自己也尝了一块,又甜又粘还很劲道。接着我又用粘玉米面包上豆沙馅,炸了不少炸糕,直到面用完了,剩了一点馅,没关系,我把馅装到保鲜袋里放进冰箱,哪天还可以给女儿做两个豆馅馒头,她也爱吃极了。
炸糕又甜又粘也很好吃,经孩子们鉴定完毕,下午我就给父母送去一些炸糕和驴打滚儿,父母都很喜欢吃。以前父母也会炸一大盆的炸糕,炸饼,叫我们回去吃,完了还给拿回来,现在即使有材料也做不动了,父母真的老了!
我要回来的时候,母亲送我到门外,我说:“妈,我走了,你回去吧!”母亲嘴里应着却不肯回头一直一点一点跟在我后面慢慢走。我再说:“我走了,回去吧!”她才停住脚,用手扶住旁边的墙角,默默的看我走...
我没有回头,心里想到龙应台的《目送》“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的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刚进家门,母亲电话打来,我说,已经平安到家,母亲说,没事了,挂了电话。老年的父母对子女的依恋就如小时候我们依恋父母是一样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