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00101《世界观》

20200101《世界观》

作者: 林的读思写 | 来源:发表于2020-02-15 08:00 被阅读0次

        这是一本阐述人类对世界的探索和理解的书籍,让读者能快速了解到从过去到现在人类对世界的思考。没有一些物理知识沉淀,读起来会很吃力。

        从地心说到日心说,从有机体到机器,从演化论到量子力学,人类对自我演化的探索和对天际的迷思从未停止。每一种对世界的观念都在当时成为主流,但在现在或是未来又被不断更新或推翻。

        直到今天我们依然相信牛顿定律的影响,我们生活在各种力相互作用的环境里面。而这样一种环境呢?既不是过去的地心学说,也不是日心学说,更不是一个有机体,都是万有引力。

        人类对于世界的探索,时至今日,我们可以采取更多的科学科技手法。或许真的有一天我们人类会走出太阳系,进入银河。或者我们又会发现和人类相似的一些生命。又或者我们人类会像恐龙灭绝一样,在某一次的随机事件中从此消失。

        这本书有一个概念,让自己非常触动。世界观不是某一些观念的集合,而是一张拼图。而且这张拼图有核心观点和辅助观点,核心观点往往不会动摇,辅助观点往往会对核心观点起到支撑作用。我们的一生常常很难改变我们的核心观点,但是我们却经常去更换我们的辅助观点。

    1.世界观是一张拼图吗?

        我们的世界观承接着前人的思想,也融合着我们自己当下的思考,任何一次抉择我们都可以从过去和当下的自己身上或者其他人身上寻找到类似的影子,不会单一而孤立的存在,而是被已过去和将发生塑造。

        我们如何看待世界源于我们内心深处所秉承的世界观。然而世界是错综复杂的,因此我们也必然有各种各样的观点和看法,但这一切都与我们所秉承的世界观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有的看似毫无关联,也是我们世界观的“远房亲戚”。我们的世界观就好比是我们的基地,我们不断向外扩展去攻城略地,拓展疆土,让我们的版图越来越宽广,但我们的基地却不会轻易迁徙。

    2.三观不合如何相处?

    我们常常会以三观不合来决定自己的交际对象和活动范畴,然而这个世界并不能如己所愿,能时刻与默契的人在一起,也并不存在三观完全吻合的情感,相处中总是难免裂痕,但我们却需要彼此相处甚至直至生命的尽头。有句话自己很喜欢:“不确定的是环境,确定的是自己。”与人相处也是同样的道理,不要苛求三观完全吻合,也并不存在这样的交际对象,能寻找到三观的核心观念趋同者就已是一种幸运,为此我们不得不修炼如何与三观不合的人相处:

    1)求同存异原则。即使是三观吻合的人之间也难免存在核心观念之外的差异化,但我们若能彼此淡化差异,求同存异地相处是再好不过的交际法则了。

    2)包容原则。

    3)友善断交。三观不合的人之间最易出现极端争议,因此我们需要妥善处理,避免祸根发芽和膨胀。

    3.是否存在可以让我们感到完全确定的观点?

    笛卡尔认为他找到了至少一个这样的观点,就是他的名言“Cogito, ergo sum”,也就是“我思,故我在”。

    “因为相信所以看见”的饱满自信会为我们指引出明确的方向,我们内心所认定的往往是我们完全确定的观点。

    4.未来会继续像过去一样吗?

    如果“未来将继续像过去一样”是不正确的,那么过去的经验对未来就没有指导意义。就算是从0到1式的创新也是基于过去的经验而来,未来不会完全像过去一样,过去却会伴随着未来,就像是在孩子的身上能看见其家长的影子一样。

    5.世界会持续改变,我们的世界观需要进化吗?

    唯一的不变就是变。世界的持续改变必然督促我们的改变,我们要么进化要么演化要么保持现状直到逐渐被淘汰。回到本书对世界观的定义:世界观是一张拼图。世界在改变,我们需要持续地调整自己的拼图子板块,甚至是核心板块。

    书目

    目录中有灵魂

    第一部分基础命题

    第1章 世界观

    第2章 真理

    第3章 经验事实和哲学性/概念性事实第4章 证实与不证实证据和推理第5章 奎因-迪昂论点和对科学方法的意义第6章 哲学插曲:归纳的问题和困惑第7章 可证伪性第8章 工具主义和现实主义第二部分 从亚里士多德世界观到牛顿世界观的转变第9章 亚里士多德世界观中的宇宙结构第10章 托勒密《至大论》序言:地球是球形的、静止的,并且位于宇宙中心第11章 天文学数据:经验事实第12章 天文学数据:哲学性/概念性事实第13章 托勒密体系第14章 哥白尼体系第15章 第谷体系第16章 开普勒体系第17章 伽利略和通过望远镜得到的证据第18章 亚里士多德世界观所面临问题的总结第19章 新科学发展过程中的哲学性/概念性关联第20章 新科学和牛顿世界观概述第21章 哲学插曲:什么是科学定律第22章 1700~1900年牛顿世界观的发展第三部分科学及世界观的新近发展第23章 狭义相对论第24章 广义相对论第25章 量子理论的经验事实、数学方法和诠释概述第26章 量子理论与定域性:EPR、贝尔定理和阿斯派克特实验第27章 演化论概述第28章 演化的哲学与概念影响第29章 世界观:总结思考

    书摘

    经典句段引深思

    我们将讨论几个概念,包括世界观、真理、证据、经验事实与哲学性/概念性事实、常见的推理类型、可证伪性以及工具主义和现实主义。

    第1章 世界观

    “世界观”指的是一个观点体系,其中不同观点如同拼图的一块块拼板一样相互联结。也就是说,世界观并不仅仅是一些分离、独立、不相关的观点的集合,而是一个不同观点相互交织、相互关联、相互联结的体系。

    以前一直认为世界观是一个或几个观点而已,真是大错特错,世界观应该是一个拼图,相互链接。

    你认为地球围绕太阳运转,主要是因为这个观点可以与你观点拼图里的其他拼板拼合在一起,而相反的观点则不能放入这个拼图中。换句话说,你用来支撑这个观点的证据与你的观点拼图紧密相连,也就是与你的世界观紧密相连。

    我们之所以秉持这样的观点主要是因为它们可以跟我们的世界观拼合在一起。

    第2章 真理

    我使用的字典里,真理的定义是“被证实的或者不存在争议的事实”,而事实的定义是“被认为为真的事物”。

    真理符合论概括地说,根据真理符合论,决定一个真的观点为真的因素是这个观点与现实相符合。决定一个假的观点为假的因素是这个观点没能与现实相符合。

    真理融贯论根据真理融贯论,决定一个观点为真的因素是这个观点与其他观点连贯一致,或紧密结合。

    根据真理融贯论,决定一个观点为真的因素是它可以融入一个整体的观点集合,而决定一个观点为假的因素则是它不能融入一个整体的观点集合。

    得到的结论不应该是“现实与我们所认为的完全不一样”,而应该是“我们无法确定现实真正的样子”。

    是否存在可以让我们感到完全确定的观点?笛卡尔认为他找到了至少一个这样的观点,就是他的名言“Cogito, ergo sum”,也就是“我思,故我在”。

    第4章 证实与不证实证据和推理

    归纳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而演绎推理则是从一般到特殊。

    第5章 奎因-迪昂论点和对科学方法的意义

    奎因倾向于将这样的观点集合看作“观点网络”,也就是用蜘蛛网来做类比。在一个蜘蛛网中,边缘区域的变化对中心区域只能造成微不足道的影响。同样地,在一个观点网络中,如果对位于边缘位置的观点进行修改,对处于中心位置的观点并不会造成太大改变。

    卡尔·波普(1902—1994)是证伪主义方法最著名的支持者。

    波普认为科学强调的应该是尝试对理论进行反驳,而不是证实理论。

    从某个意义上来说,对于波普而言,一个理论所冒的风险越大,它的科学性就越强。

    对他来说,一个成功的科学理论,其特征并不是有大量证实证据,相反,一个成功的科学理论应是:即使尝试反复通过对明确而夸张的预言进行验证来反驳,也仍然能站得住脚。

    第6章 哲学插曲:归纳的问题和困惑

    未来会继续像过去一样。

    如果“未来将继续像过去一样”是不正确的,那么过去的经验对未来就没有指导意义。

    第7章 可证伪性

    对某个具体理论,当你觉得存在一种“这个理论也许不正确”的可能性时,你所持的态度就是可证伪性。

    第8章 工具主义和现实主义

    我们是否需要理论反映现实事物的情况,这是个很有争议的命题,也正是这个命题把工具主义和现实主义区分了开来。对工具主义者来说,一个适当的理论可以给出预言和解释,至于这个理论是否反映或模拟现实世界,并不是一个重要的考量。而对现实主义者来说,事情恰恰相反,一个合理的理论必须不仅可以给出预言和解释,而且要反映现实事物的真实情况。以某个理论作为实例进行研究将有助于理解工具主义者和现实主义者的区别。

    一个人对某个科学领域的理论秉持现实主义态度,而对其他领域的理论秉持工具主义态度,这也是非常常见的。

    我们不能说某个理论本身固有可证伪性或不可证伪性,我们也不能说某个理论本身固有的是工具主义角度或现实主义角度。事实上,对工具主义角度和现实主义角度更好的归类方法就是把它们当作人们对待某个理论的态度。

    第9章 亚里士多德世界观中的宇宙结构

    这个世界观当然不是那个时代唯一的观点体系,不管在哪个时代都是这样,总会有可互相替代且互相竞争的观点体系,但是亚里士多德观点体系在当时最为普遍。

    一个问题常常可以同时有目的论和机械论两种解释。

    目的论和本质论紧密联系在一起。一个物体的本质属性就是一个目的论的属性,就像前面提到过的,目的论和本质论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

    有自然物体都有本质属性;本质属性是目的论的属性;本质属性决定了物体会有它们所展现出来的行为模式。简言之,宇宙被认为是一个目的论的、本质论的宇宙。

    第10章 托勒密《至大论》序言:地球是球形的、静止的,并且位于宇宙中心

    在一个观点拼图里,单个观点之间是紧密相连的,不可能在不对整体观点拼图进行实质性改变的情况下改变其中部分观点。

    第11章 天文学数据:经验事实

    对某个特定的理论,存在一系列相关事实,这个理论应该能够对这些事实进行解释和预言。

    第12章 天文学数据:哲学性/概念性事实

    惯性定律:任何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从现在回过头去看,我们可以发现正圆事实和匀速运动事实根本不是事实。它们是哲学性/概念性“事实”,是一个看起来像经验事实但后来被证明更多的是深深植根于一个世界观体系的观点。

    第14章 哥白尼体系

    工具主义是看待理论的一种态度,秉持这种态度的人最关心的是理论对相关数据的预言和解释能力有多强。而秉持现实主义态度的人所关心的不仅是理论的预言和解释能力,还有理论是否可以模拟或描绘出事物真实的样子。

    在洞穴寓言中,柏拉图描述了一个囚徒逃离了洞穴,并终于可以看到太阳了。在这个寓言中,囚徒代表的是一个热爱智慧的人,他已经完成了学术研究,脱离了无知状态(也就是洞穴所代表的状态),最终理解了最高的真理,即至善的形式(也就是太阳所代表的含义)。简言之,在洞穴寓言中,就像柏拉图的一贯做法,太阳就是对至善的暗喻。

    第16章 开普勒体系

    第谷是至此为止在那个时代里最谨慎、准确和勤奋的观察者,就这一点而言,他很有可能是人类历史上仅靠肉眼进行观察的人中最为优秀的一位了。

    开普勒的两个关键性创新,也就是椭圆轨道和变速运动。

    要直观地看到椭圆形,最简单的一个方法就是想象你用两颗图钉把一根皮筋的两端固定在了一张白纸上。

    第17章 伽利略和通过望远镜得到的证据

    随着望远镜的出现,伽利略的研究工作首次提供了与地心说和日心说之争相关的新经验数据。

    望远镜发明于17世纪到来之前不久,伽利略于1609年开始使用望远镜进行天文学观察。

    太阳黑子是在观察太阳的时候可以看到的一些黑暗区域。人们不能直接用望远镜来观察太阳,因为这样做会使视网膜受到伤害,但是可以通过往纸上投影的方式来观察望远镜里太阳的图像。

    第19章 新科学发展过程中的哲学性/概念性关联

    原子论更多的是一个形而上学的哲学性/概念性观点,而不是一个经验性观点。

    第20章 新科学和牛顿世界观概述

    牛顿第一定律是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惯性定律。对惯性定律的表述与现在通常所使用的表述相同:任何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下,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牛顿运动第二定律的表述是,物体运动的改变与其所受作用力成正比,而且与其所受作用力的方向成一条直线。这条定律通常被归纳为F=ma,也就是物体所受作用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牛顿运动第三定律的表述是,对任何作用力,总会存在一个方向相反、大小相等的反作用力。对这条定律的标准解释运用了手枪的后坐力,也就是射出一颗子弹的动作会使手枪在子弹射出方向的相反方向产生大小相等的反作用,也就是手枪在相反方向的后坐力。

    万有引力通常都被表述为任意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吸引力。举个例子,太阳的万有引力作用吸引着地球向太阳靠近,与此同时,地球的万有引力作用也吸引着太阳向地球靠近。同样地,当我扔出一本书,地球的万有引力作用将书往地球的方向吸引,然而,与此同时,书的万有引力作用也把地球往书的方向吸引。书的万有引力作用实际上对地球没有效果,这是因为地球的质量远远大于书的质量;同样地,在前面关于太阳和地球的例子中,太阳的质量远远大于地球的质量,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相较于太阳的万有引力作用对地球的效果,地球的万有引力作用对太阳可以说几乎没有影响。更具体地说,两个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例。也就是说,物体质量越大,万有引力作用越强。同时,万有引力作用与两个物体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例,因此,随着物体之间距离的增加,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迅速减弱。

    在一台机器中,不同的零件之间彼此推拉,而各种零件之所以会有如此表现,原因正是其他零件所施加的作用力,同样地,宇宙中的物体也开始被认为是在其他物体的推拉和外界作用力的影响下而形成其运转模式了。这个机器的比喻在新世界观中占了主导地位。

    第21章 哲学插曲:什么是科学定律

    科学定律反映的是事物应当具有的运转模式,而不仅仅是事物的某个偶然行为。

    第22章 1700~1900年牛顿世界观的发展

    “黑体”是物理学里的一个技术术语,指的是一个理想化的物体,可以吸收所有指向它的电磁辐射。

    第25章 量子理论的经验事实、数学方法和诠释概述

    粒子是离散的物体,在空间和时间中都有定义好的位置。粒子与粒子之间以典型的粒子方式进行相互作用,比如,彼此弹开,或分裂成更小的粒子。而波则更多地是被看作一种现象,而不是离散的物体,在空间和时间中,波通常在相当大的范围内传播,而不是被局限在一个相对较小且定义清晰的位置上。

    第27章 演化论概述

    “演化”的意思就是随时间发生变化。

    演化不是一个目标为导向的、认识论的过程。

    基因漂变指的是一个群体基因组成由于随机事件而产生的变化,比如某个群体的大部分个体在一次自然灾害中丧生,这样一个随机事件对这个群体基因组成所产生的影响就是基因漂变。基因流动指的是群体基因组成由于迁徙发生变化,比如,大约500年前,大量欧洲人迁徙到北美洲,形成了新的基因组合。最后,突变指的是由辐射和影响DNA的化学制品等因素造成的DNA改变所导致的变化。

    第28章 演化的哲学与概念影响

    目前居住在地球上的物种,包括人类,是在数十亿年间所发生的无数随机事件的部分结果。在这些随机事件中,有些是概率事件,它们影响了环境,进而影响了生活在这一环境中的有机体的生存率;有些是某个群体中出现的随机突变;还有其他无数种随机事件。

    我们对生命演化发展的理解迫使我们接受,所有现存的生命之所以存在,都是因为大量随机事件的发生,这使我们无法认为人类从某个意义上说是特殊的,无法认为从某个意义上说人类是生命演化发展有意为之的产物。

    为什么利他主义行为从演化角度来看很有问题?利他主义行为是一种对做出这种行为的一方有害(或者可能有害)而对其他人有利的行为。这样的行为是我们通常认为在道德上值得称赞的行为的最佳范例,比如,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而把一个溺水的孩子从河里拉上来。

    另一种利他主义被称为“互惠利他主义”,从演化角度来看同样也不会让人困惑。互惠利他主义所涉及的是,做出这一行为的一方可以合理地认为自己能得到某些有利的东西作为回报。这就像是一种“你帮我挠背,我也帮你挠背”的利他主义。

    我个人很喜欢“人类只是世界上现有上千万物种中的一种”的想法,也很喜欢“我们跟每一种现存的以及在我们之前就已经灭绝的有机体都有关联”的想法。

    第29章 世界观:总结思考

    随着新近科学发现的出现,我们看到相对论和量子理论对“我们居住在怎样的宇宙中”这一问题产生了深远影响,而演化论在我们对自己在宇宙中所处位置的认识方面,也产生了同等重要的影响。

    通常伴随着一个世界观,都会有一个广为接受的隐喻或比喻。再来梳理一下:在亚里士多德世界观中,宇宙被看作像一个生物有机体,各部分分别发挥其作用,从而共同实现天然的目标和目的;在牛顿世界观中,宇宙被看作像一台机器,各个部分通过推拉与其他部分发生相互作用,与机器里的零部件彼此发生相互作用的方式一样。

    新近发展所主张的宇宙可能是一个无法用任何方便的隐喻来总结的宇宙。从今往后,我们可能再也无法用一个方便的隐喻来总结自己所居住的世界了。

    公号:万书千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00101《世界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qfef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