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昨天引导我外甥理解道歉,本以为自己已经成功了第一步,谁知今天中午的一件事让我信心倍降。
上午放风筝回来太渴了,我妈就拿出来最后的几个猕猴桃让我们吃,猕猴桃刚好够我们一人一个。我爸在接电线,所以就没有吃。我外甥吃完之后打算把我爸那个“占为己有”。但是为了让他有分享意识,我爸把猕猴桃就拿走了。刚拿走不到两秒钟,“哇”的一声就哭了。上午摔倒时已经哭过一次了,这次还哭,我就想到昨天晚上把他惹哭给他道歉的事。让他有一个误解:我一哭,我就有理了,大人就会哄我,顺着我。因此我向他讲道理,做错事就是做错事了,并不是一哭就有理了。然后接着引导他向我爸道歉,出乎意料,还是和之前一样,怎么着都不说对不起。
这让我想起了德育原则中的疏导原则: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因为学生的思想有反复性,所以也要变换不同的方法来进行引导。引导过后,重在行动,只有思想上真正接受或认可,行动才能跟上。知行合一才有实现的更大可能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