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发现有简书的好友关注了我,还点了个赞,这是对我莫大的欣慰。证明我写的东西开始有人喜欢了。
虽然我文笔一般,观点也不像大V那么的深刻。有人能耐心的看下去,还会喜欢,我要由衷的感到高兴。
虽然明知道自己的水平会给读者造成无尽的骚扰,但我还是要继续骚扰下去。因为我在倒逼自己成长。
一
一些知识网红说学习的前提是要先找到出口,用出口倒逼自己去学习,这样的效率才会更高。现在我还没有达到可以站在一群人中间讲自己的成功之道的那种成就,我还是一个普通工作的小白。
我写作最大的题材就是每天自己的生活--每天所看的书、所做的事和一些所思、所想。
从大学开始,我就是一个喜欢看书的人,每年会看到二十多到三十本的样子。对于一些非常喜欢看书的人来说,这个量没什么值得夸奖的。但在我的周围,我还是有点小骄傲。和以前相比,去年之前看书的量几乎一样,但是成长却缓慢。虽然很多书看了当时很受启发,过了一段时间后基本都就忘了。更何谈把知识拿来自己使用。
罗振宇说过,最好的看书方法就是每次看完后写一些自己的感悟。因为在你写感悟的过程就是把知识打乱重新理解的过程,只有经过这道繁琐工序,才能把新的知识消化吸收形成自己的体系。
去年看的书和以前相比,数量上差距不大,但是成长上效果很显著。最大的原因是:
一是每次看完书后,就自己写一篇心得体会,有的乃至还会写几篇。
二是和一些志同道合的一起朋友相互分享。
在写读后感和分享的过程也是对知识的再次消化吸收。今年大火的《未来简史》我每看完一个章节,就写了一篇读后感,还把读后感和小伙伴相互分享,对书本的理解是以前所不敢想象的。
现在写作成了我知识地位一个很好出口,所以每天倒逼自己去学习。
二
每一个胖子都做了很多个决定,我要减肥;每一个懒惰的学生也做了很多次决定,我要好好的学习;每一个要戒烟的人也做了很多个决定,我要马上戒烟。
虽然他们的目标坚定,可成功的却凤毛麟角。不是他们魄力不够,而是坚持过程中遭受了一些外界干扰。
在简书上发表文章,也是作为锻炼我写作和不断学习进步的一个动力。自己一个人埋头看书我没有办法保证自己能够坚持多久。但每次写了文章后,有人看,甚至有人喜欢,就像美女晒朋友圈一样,这就会产生很大的写作冲动。
三
有时一个人光靠自己的毅力很难把一件事情坚持成功,有时靠外界一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反而能走得更远。2017年我要坚持写下去,我写做的题材是关于自己所学、所看、所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