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严肃类型的知识接触开始的比较晚,应该算从小学开始。至如今已二十一年,对于学习这件事,有过若干次的升级。刚好工作结束一个小阶段,有必要作下小结。
第一阶段,学生时代,我是不相信学习有任何方法论的,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重复。有些古文我可以背诵如流,有几本专业书籍我翻来覆去读过十多遍,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自认为不是一个特别聪明的人,自知之明有个好处,就是可以耐得住寂寞重复。脑力不行,体力补,最终结果也还不错。
第二阶段,毕业后前两年,我开始专题阅读。当时因为对心理学书籍感兴趣,而逐渐爱上阅读。阅读的范围从心理学到沟通等实用型的书籍。读书越多,我的苦恼也就越多。书中讲了这么多实用的知识,为何过段时间,我所知所学全无长进。当我遇到《如何阅读一本书》,我开始豁然开朗。后面刚好是职业瓶颈期,也凑巧有很多时间给我来去按照专题进行阅读,公众号里的很多内容都是这个时候开始的。我当初认为只要针对某一个专题阅读足够多的书籍,比较不同的观点论述,就得到全局的理解。在这个时期,我开始把发散的知识细化为概念,尝试把概念总结为金字塔型的结构。
第三阶段,毕业第三年开始,我尝试批判性思考。当大众的观点看多了,就会开始觉得乏味厌烦,别人的东西总觉得嚼之无味。《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给我影响很大,我开始尝试用疑问看事情,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更多。
1、概念背后掩盖了什么?
2、金字塔型结构掩盖了什么?
概念背后隐藏了本质。就像人的称谓,王小二,在公司是王总,在家是小王,名片上是王生,住在隔壁是老王。如论再多的称谓,都只是在指王小二这个人。同样,在行业内有些安全问题,SQL注入、XSS,其实本质也很简单:都是用户输入作为程序的一部分执行,改变了程序原有的语义。抓紧本质,不要去追逐概念。
金字塔是很好的输出路径, 也是很好的理解路径,却不是恰当的深度思考的路径。一套能够组织成金字塔型的方法论,背后肯定掩盖了方法论产生的根源。世界上不存在Silver Bullet,无论什么方法论离不开它产生的背景、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而形成解决的方法。最终根据解决的效果,判定方法的有效性。要形成足够深度的理解,就需要首先把握住背景、问题,然后再去考究方法。
作为一个不够聪明的人,在这条路上才刚刚开始,也将继续砥砺前行。
后记:现在时常会有感觉,很多概念、结构,对于不够聪明的人,实在太过庞大。人力有时尽,强行理解把握着实不易。有必要进行分拆肢解,从零碎的点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