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范仲淹之苏幕遮欣赏

范仲淹之苏幕遮欣赏

作者: 香椿拌豆腐 | 来源:发表于2024-01-20 19:51 被阅读0次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①,追旅思②。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注释】① 黯乡魂:用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语。黯,形容心情忧郁。②追:此处意为纠缠。旅思:旅居在外的愁思。

【译文】白云满天,黄叶遍地,秋天的景色连接着远处的水波,水波上寒烟苍翠。夕阳映照着远山,天空连接着江水。芳草无情,更绵延至斜阳之外。

想起故乡不禁黯然神伤,追怀旅思,每天夜里除非美梦才能让人入睡。当明月照射高楼时不要独自倚靠栏杆。酒入了愁肠,化作相思之眼泪。

【赏析】这是一首抒写乡思旅愁的词作。

上片写景,意境阔大。“碧云天,黄叶地”,词人从一高一低两个角度,描绘出一片苍茫辽阔的秋景。“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这两句词人落笔于浩淼秋水,意境悠远。秋色承上两句而来,碧天广野间的秋色一直向远方绵延,直至天边的秋水,秋水上寒波凝翠,这是多么广阔优美的一幅图景。“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这三句天、地、山、水通过斜阳、芳草连接在一起,由眼中实景转为意中虚景,离情别绪则隐寓其中。自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之后,“芳草”意象就与游子思归之情密不可分了。

下片承上片而来,由“芳草无情”导入离愁和相思。“黯乡魂,追旅思”点明题旨,直抒羁旅思乡之情。“黯”字写出词人心情的沉郁,“追”字显出愁情缠绵之状。“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唯有每夜做梦还乡时才能排解自己的思乡愁绪。每当古人怀念远人、思忆故乡时,总爱登楼远眺借以排遣愁怀,但词人却说“明月楼高休独倚”,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明月寄相思,反而会使他倍感孤独与怅惘;因为登楼望远却望不见故乡,只会更添乡愁。不登楼,便喝酒吧,也许只有凭借酒力才能消解愁闷了,但结果呢?“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真是借酒浇愁愁更愁。

相关文章

  • 范仲淹之《苏幕遮》

    苏幕遮 碧云天 黄叶地 秋色连波 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 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 追旅思 夜夜除非 好梦...

  • 苏幕遮·怀旧

    《苏幕遮·怀旧》 北 宋 范仲淹 碧...

  • 苏幕遮——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 范仲淹《苏幕遮》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 ,黄叶地 。秋色连波 ,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 ,更在斜阳外 。 黯乡魂 ① ,追旅思 ...

  • 苏幕遮--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 苏幕遮 范仲淹

    题材是典型的悲春伤秋,但却是少见的意境阔大,一来就以天地落笔,山映斜阳天接水,更是与同样意境阔远的《滕王阁序》中那...

  • 《苏幕遮》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

  • 苏幕遮(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范仲淹之苏幕遮欣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qus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