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个新闻,英国著名涂鸦艺术家班克斯的代表作《女孩与气球》在伦敦苏富比拍卖会上以超过10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900万元)的价格成交,但艺术家竟然在这幅画内安装了一台碎纸机,该作品在现场瞬间沦为一堆纸屑。
相信大多数人看到新闻时跟我一样扼腕,900万,没了!?
然而专家却认为,这样的行为,可能反而会令作品增值50%。
原来是一场行为艺术。不得不感叹:艺术的世界我不懂!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艺术似乎总是遥远又费解。梵高的向日葵,莫奈的睡莲,毕加索笔下扭曲的脸。传世名画,我们却看得一脸迷茫,怎么就好了?
更别说学艺术了。有多少家长让孩子学艺术,是为了他们高考轻松点?又有多少喜欢艺术的孩子,被认为是不务正业?而我们能给孩子的艺术启蒙,只有送他们去画画班上课吗?
直到翻开《儿童艺术大书》(黄色版),我对艺术才有了新的认识,对孩子的艺术教育才有了清晰的思路。
这是一本艺术启蒙书,这是一本充满惊喜的书。
不过乍看目录可能会有些疑惑,这书似乎特别零碎:不分大章,也没有按作品或画家年代排序。每一节的标题好像是作品名,又好像在解释作品。这么松散的结构,孩子能学到什么?
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问题是你知道如何启蒙吗?这本书确实不是为了孩子系统学习艺术而设计的,更偏向于启蒙。而启蒙有一点特别重要:激发兴趣。学习初期,孩子其实并不需要知道艺术家是哪个流派的,用的是什么手法,作品对后世有什么意义。孩子更需要的是对艺术产生兴趣,这样学习起来就会有主动性,后面再增加系统学习也不迟。
《儿童艺术大书》的有趣在于它的不拘一格,其编排就像艺术本身:创意无极限,创作无章法。里面每一节都是由一个作品引出的,这个作品可能是现代的,也可能是古代的。引出的可能是对这个作品的探讨,可能是对画家创作方法的介绍,也可能是对一个艺术门类的解释。
编写上也不是平铺直叙地做一番冗长的介绍,而是从细节出发,以提问的方式为主,画出亮点,勾出背后的故事,传递相关艺术知识。十分符合孩子的阅读习惯,而成年人翻过之后也会不禁赞叹:“艺术原来可以这么有趣!”
一、艺术不只是画画,表达可以多种多样
提到艺术,你最先想到什么?惟妙惟肖的素描、写意的水墨、欧洲的印象派?
现代艺术最初确实是绘画和版画,但是19世纪中期以来,已经扩展到了其他的视觉艺术上,比如雕塑、建筑、摄影。而当代艺术的范围则更为宽广。比如书中介绍的集成艺术家阿尔曼。
阿尔曼说过:“我的集成技巧在于只允许我所使用的物体自己去构图。”他大量收集相同的物体,通过一定的构图技巧,给人带来视觉冲击,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物体的不逝。
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问题是你知道如何启蒙吗?这让我想到,孩子总是喜欢收集一些小东西,贴画、贝壳、漫画,我小时候还收集过透明胶带的内芯塑料圈。家长完全可以引导孩子用这些物品来构图,赋予这些物品更有趣的意义。
艺术可以有很多种可能。
二、接触艺术有助于培养孩子的6种能力
1、观察力
画画的过程中,孩子需要看。而为了画得更细致,他们就得仔细看。所以经常画画的孩子,观察力会很敏锐,他们能注意到周遭更多细节,以及这些细节之间是如何相互关联的。
欣赏一幅画也是如此。比如德国画家丢勒的这几幅自画像:
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问题是你知道如何启蒙吗?《儿童艺术大书》提出了有趣的问题:你能猜出这几幅自画像的年龄顺序吗?你觉得画上是同一个人吗?
这就有意思了,简直是名画版大家来找茬啊。书里给出了一张表,列出了各项不同,你是不是都观察到了呢?
书中还有引申问题:如果让你画自画像,你会怎么摆姿势?眼睛看哪里,手上拿什么?
孩子对细节的关注将渗透到他们生活的其他方面,进而对周围世界的理解更深刻。 他们能够更好地发现数学题中的错误,更关注自己的拼写。
2、批判性思考能力
观察过程会促进孩子培养出更激烈的批判性思维。
比如有的孩子根本不会对天空的颜色产生疑问,而大多数孩子会告诉你天空是蓝色的,但学习艺术的孩子可能会注意到蓝色的差异,并想知道为什么天空是蓝色,而草是绿色。学艺术的孩子还会考虑建筑物中窗户的大小,以及门为什么是长方形的。
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问题是你知道如何启蒙吗?雷尼∙马格利特的《这不是烟斗》可以说是很哲学的一幅画了。这不是烟斗,那是什么呢?
马格丽特通过这幅画想提醒人们的是,要始终保持怀疑的态度,眼见不一定为实。人所能做的不过是用自己的方式建立起各种与〝真实〞的关系而已,在此下面永远还有一层未知的领域。
让孩子多接触艺术,能帮助他们看到其他人认为理所当然的细节,这会让他们变得更加好奇,从而提出问题并找到问题的替代解决方案。
3、想象力和创造力
艺术需要创造,这一点无需多言。不仅是视觉上的呈现,创作时使用的工具和方法也可以锻炼孩子的创造力。
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问题是你知道如何启蒙吗?创造了点彩画的修拉就是很好的例子。
点彩作品是将纯色小圆点密集排列组合成色块、组织成形象,以至整个画面的作品。这类作品近看全是色点,远观人物、景象才会呈现出来。心理学称其为视混现象,即原色色点在一定距离外呈现出合成色效果。
孩子通过学习各种技法,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问题是你知道如何启蒙吗?大量事实证明,许多有重大发现的科学家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都怀有某种审美情感,而这大都与他们青少年时代所受过的艺术熏陶有很大关系。以美启真的原则有利于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便于他们认识和掌握事物的内在规律。
4、空间感知力和规划力
艺术创作需要理解线条、形状、颜色,并考虑事物如何相互关联。
当我们看见一个场景,我们会将其分解成形状,然后将这些形状(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转移到纸上,我们需要考虑比例、规模、视角和深度。而接触艺术,可以培养孩子的空间感知力,让孩子在表达这些概念之前就开始了解这些概念。
在这些事情上有坚实基础的孩子,长大后在阅读地图、打包行李箱、安排家具等生活细节上也能有更好的表现。
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问题是你知道如何启蒙吗?另外为了创作,艺术家必须提前计划。在笔接触纸张之前,艺术家必须对绘图的内容和排列有基本的了解。这一点点的计划和思考,对想象中的基本操作是关键。
孩子们在进行艺术创作时,会很自然地进行预先计划,而这种能力今后也将帮助他们的日常工作。
三、孩子的艺术启蒙,我们能做些什么?
如果想给孩子进行艺术启蒙,除了送他们去兴趣班,我们也可以在家进行艺术启蒙。这中间可以有很多亲子互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孩子的内心世界。
我们要注意的是:
1、把握孩子的艺术敏感期
孩子在艺术方面的成长阶段大致有这么几个:
涂鸦期(1.5岁~4岁) 分为无意识涂鸦、控制涂鸦和命题涂鸦三个阶段。
象征期(4~5岁)能独立按照对世界的认识创造一些画面。
主观感觉表现期(5~8岁)能用线条勾画出二维的物体轮廓。
视觉写实期(8~15岁)力求真实的阶段,开始使用三维立体的表现手法了。
家长可以根据不同阶段的不同特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
另外要让孩子多接触不同的艺术形式,绘画、摄影、手工,给他们多一种选择来表达自己、观察自己的机会。
2、大量地看名作
提高审美,培养艺术细胞,一方面要给孩子提供更多创作的空间,另一方面,就是要大量地看名家名作。
中国的美术馆不如欧洲国家那么多,但是好在现在信息全球化,在家也可以通过看书来吸收艺术养分。
市面上的艺术书五花八门,挑选的时候有一个小窍门,就是看准出版社。比如出版《儿童艺术大书》的费顿出版社,就是世界上最顶尖的艺术出版社,在艺术界有着世界级声望。其出版的另一本《艺术博物馆》也是可以传家的好书。
而看书时如何引导孩子呢?相信看完《儿童艺术大书》,你一定会思路大开,感到如有神助。
还有白色版哦!
大概是全网最低价的购买链接:
儿童艺术大书:黄色版https://j.youzan.com/plrjf9
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问题是你知道如何启蒙吗?【套装】儿童艺术大书:白色版+黄色版 https://j.youzan.com/-Zrjf9
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问题是你知道如何启蒙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