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包法利夫人》感悟

《包法利夫人》感悟

作者: 读书十一 | 来源:发表于2022-01-23 06:38 被阅读0次

    讲述了一位不甘寂寞的已婚妇女,寻找刺激的婚外情,最后被债务逼迫,不得已服毒自尽的悲惨结局。

    我们在追寻悲惨结局的根源,表面上看,爱玛确实是一位不守妇道的妇女。她痴迷于幻想中的浪漫与激情,但实际上,从人物本身来讲,她并非是罪恶的本身,于大多数读者观感后的概念不同。

    首先,她是一位农民的女儿,但她从小接受的教育,不是种菜耕田,而是去镇子上最好的学校,学习钢琴、绘画、诗歌等等。在镇子上接受的教育和生活,让她幻想着未来完美的爱情经历。

    所以在婚后的平淡乏味之中,不甘孤寂的朴实与平凡,极力地去追求不切实际,违背道德的刺激、浪漫、奢华,而这样带有激情的活着,是她活着的动力和信念。其次,是她的丈夫查理。

    妻子爱玛出轨两次,两次的过程都很明显,易找出破绽,不知是智力不够,还是爱妻子过深的信任,或是假装糊涂不忍打破局面的心情,他都纹风不动。从他的个人角度,我想这是源于他对爱玛的信任和极大的爱。

    查理的爱,可以说是爱的卑微,失去自我。他多次与母亲闹僵都和爱玛有关,后面为了还债,管母亲节要养老金以供支援,但母亲建议将爱玛屋子里的东西衣柜都卖掉,以换取金钱。

    但查理爱屋及乌,不肯卖掉有关爱玛的一切,这让母亲陶然大怒,最终母子之间彻底决裂。在两个人的婚姻中,面对爱玛时常的严肃和冷淡,查理一直小心翼翼,在生活中方方面面也唯她是从,以一种讨好的态度面对她,生怕惹怒爱玛使她不高兴。

    从这些能看出,他对爱玛爱护有加,同时也暴露了其懦弱盲目的特点。总体来说,查理的态度能增加爱玛多次出轨的自信,使她无所畏惧愈演愈烈,最终变本加厉导致了悲惨的结局。

    爱玛这个人物被当做反面教材,在婚姻爱情观中具有教育意义。即便是她有悲惨的结局,她的不幸是由他人和原始家教没有疏导而导致的。但他终究是做了不正确不道德的行为,而有此结局也是必然处之。因为她始终爱自己更多,她没有尽到妻子的责任,没有做好母亲的职责,对自己的孩子,即便没有与丈夫的爱,也不该对孩子置若罔闻,漠不关心。她的一生都在追求虚幻的浪漫和刺激之中,唯欲望所驱使,且至死不渝。好似每当结束一段感情,就会在下一刻跟随她的浪漫而离世。

    我对爱玛的感受是可怜又可悲,最后转变为可怒。婚外情的多次出轨,我都可以根据人物自身的背景和人性内心的不安分来释怀,给予同情加以解释。可后面爱玛因无力还债悲愤不已,最后找情人们借钱惨遭拒绝,怒火攻心之下,愧对丈夫儿喝下砒霜离世。她选择用轻生来解脱,以为逃避现实就可以永远不用面对,殊不知痛苦仍在继续,病态依旧蔓延。将责任丢给活下来的人,让无辜者继续承受他们本不该承受的痛苦,这是一种极其不负责任的做法,这样的人应加以对她恶意的鞭笞,成为反面教材意义上的活靶。

    婚姻中选择伴侣的重要性、作为妻子的责任,母亲的责任的重要性、以及自我突破,改变,成长的重要性、还有面对现实,远离虚无飘渺世界的重要性,我想这本书的教育意义大概如此吧。

    “理性大于感性大于盲目”。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包法利夫人》感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qxmh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