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个词“博物学精神”,初看时,望文生义,认为是讲博物馆的。细看之后,原来是一个很有历史感的词,被翻出来解释现在的事情。
现实生活中,摆在我们前面的有两类问题,一类是事实,一类是道理。博物学就是用来确定事实的,而自然哲学就是研究道理的。
自然哲学和博物学都是现代科学的孵化器,比如自然哲学孵化出来物理、数学、化学等学科,博物学孵化出生物学、地质学等学科。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博物学并不是对知识进行科普的人,而是知识的发现者和管理者,他们是管理知识的人。
比如创立植物命名法则的瑞典植物学家林耐,他并不是科普各种植物的特性,而是为现实中的植物分门别类,整理到一个系统里,他做的就是管理知识的事情。
那么什么是博物学精神呢?
简单来说就是管理知识,并让知识回归生活的精神。
举个例子,有个设计师朋友在闲聊时抱怨,每次要换电脑时都非常痛苦,买电脑的时候,除了看外观、硬盘、处理器、内存等,剩下的东西她完全不懂,不知道怎么挑。
你看,对一个每天都要用到电脑的设计师而言,电脑在她眼里依然是个模糊的存在,即使这样,也不影响她选购和使用。但是在她心里一定是虚的,因为她知道买下来的电脑可能不是她最好的选择,同时她知道自己并没有把电脑的功能用到极致,就是凑合着用。
但是对另一样东西,她又是完全不一样的处理方式,她对茶的分辨率就很高。我们看茶叶,都会觉得差不多,除了味道有区别,其他的区别不大。而在她那里,一尝就能知道每款茶叶是什么时候摘的,是什么类型等等,问她为什么,也能说出一二三四个理由来。
对朋友而言,茶和电脑在她的世界里是有不同层次的。这就是博物学精神的一种体现,管理知识不仅是管理它的数量和分类,同时还要管理知识的层次。
通过这种分层次管理,让知识回归到生活中来。
总结:
所谓博物学精神,有三个核心内容,一是管理知识;二是给知识分类;三是让知识回归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