瞳瞳张。
某天我闲来无事,划拉手机清理内存的时候,发现手机存储空间变小了很多,只剩五分之一了。空间都去哪了?在文件夹里找了半天,去相册一看,明白了,也吓住了。
因为自己平时有看到好的东西就保存下来的习惯,相信很多人也都是这样。但我还是无法相信,用了不到一年的新手机里,我就保存了十几个G的好东西,那些我觉得有用有意思或者对我有帮助的东西。它们把内存吃光了。

然而从感觉上来说,不可能啊,没记得保存过这么多图片啊,但是按时间排序的话,最近的几张还是昨天的,而我没有一点印象,最早的一张是我买了手机的当天下午。很吃惊,加上我一直以来整理归档的工作作风,那十几个G的庞然大物的图片被分成了好多类别和图片夹,起了好多名字标签。比如商业管理,知乎经典,鸡汤提神,来自微博,工作有用,广告人必备,自媒体宝库等等。居然还有一个叫摄影教程的组,点开看,都是摄影技巧和PS学习的长文,说明身为广告狗的我文艺心不死啊。
然而这么多好东西,我都没看过,一直在手机里,绝大多数是长文形式,体积很大,现在堆积成了庞然大物,如果能拿出来,也是一座小山了,巍峨壮观。
当初是怎么保存下来的呢,可能是觉得不错,存下来以后可能用的上,也许是当时没有时间看完,只能先保存了。但是不管出于怎样的心理,这些之前觉得的好东西,我再也没有看过。原因可能是没想起来,可能是没时间,可能是再也没有当初想看的心情。
然后我又查看我的网络收藏夹,微信里的收藏,豆瓣里的喜欢,空间里的转载,云盘里的另存,同样臃肿不堪,能一直往下翻,没有尽头。想要把他们全看完,不吃不喝也得几个月了。
我要反思,这是病啊。
首先那些东西真的有用吗,我仔细看了看,好多都是有时效性的,隔一段时间看就没意义了那种,很显然早就该删了。然后也不都是有价值或者有深度的,毕竟信息泛滥成灾的时代,鱼龙混杂,一些低质量的可能就没有意义了,而当时没有甄别就都保存了。然后就是专业相关性了,收藏的好多也就是图个内容新鲜好玩,跟自己的工作生活完全无关的,甚至还有一篇娱乐圈的男女明星关系深度解读长文,我真醉了。
最后就是要养成好习惯啊,最好还是觉得有用就看完,没必要保存,实在不可能一下子读完的长文保存下来也要弄个闹钟或者提醒什么的来提醒自己。或者专门定个时间段用来看这些东西,比如晚饭后半个小时专门处理这些信息。要不然生活节奏这么快,很可能就石沉大海,再也没有露面的机会了。
看不了,再有用再有价值,也白搭了。而知道哪些东西有用有价值,则看个人的内心喜好。从信息洪流里找到所需所爱是一种能力,相反,迷失在其中,也不是自由。
所以看完最后一篇保存的关于断舍离的长文,我把这十几个G的东西都删除了。然后网络上的收藏喜欢转载另存,也都舍弃了。
后来我有个叫瞳瞳张的自媒体账号,偶尔也写些东西发到一些平台,然后在后台看到有人收藏了我的文章,我也只想笑笑。
养成好习惯太重要了。删掉那些收藏,我的手机多了十几个G的存储空间,经常性的断舍离掉一些看似重要的东西不仅能延长手机寿命,对一个人的思维和处事方式也有帮助。
公号:tong-note。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