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0年7月,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朱翊钧驾崩,葬于定陵,他孤零零躺在这座气势恢宏的地下玄宫中,最心爱的女人郑贵妃并没如他所愿长眠伴在他的身旁。虽然贵为皇帝,但这九五之尊的身份并没有带给他快乐,他的个性无从发挥他的抱负被消磨殆尽,他的一生都在和文官集团做斗争,数十年被困在令人窒息紫禁城内没有走出一步。几百年后再读这段历史,带给人最强烈的印象依然是皇帝无力的挣扎和命运的残酷。
1562年8月,朱翊钧出生在裕王府,他的出生给裕王府带来了无尽的欢乐,但他的祖父嘉靖皇帝却对这个皇孙缺少应有的隔代亲昵,此时的嘉靖皇帝正执着于修道成就长生不老之身。隆庆六年,登上皇位仅六年的隆庆皇帝去世,10岁的朱翊钧在父亲的病榻前,被托付给当时的首辅高拱,高拱曾经是裕王的讲师,他陪伴着裕王在嘉靖皇帝充满敌意的目光下,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渡过了二十多年潜邸岁月,自认为是前朝元老重臣,在小万历派人向他宣旨时说,不满十岁的小孩子能管理好这个国家吗?这种狂妄跋扈的态度是万历的母亲李太后所不能容忍的,她果断采取措施解决了高拱,张居正顺利接任首席内阁大学士。
在万历母子眼中,张居正是智慧的象征,他们尊敬的称他为张先生。张先生于万历来讲是父亲般的角色,他亲自为万历皇帝编撰了儿童教科书,为万历选择主讲老师,每日检查万历的学业,如果万历没有完成当日的任务,在张先生威严的目光下会被吓的磕磕巴巴。或许是因为李太后和冯保对书法都颇有研究,十岁万历皇帝对书法也是情有独钟且进步很快,然而就在皇帝沉浸在对书法取得的成就沾沾自喜之时,张先生以书法为小技末节对管理国家无益,取消了书法课程。
张先生教导万历需崇尚节约,万历曾想为母亲修缮宫殿,张先生认为宫殿已经十分富丽完美,拒绝了万历的请求,同时张先生还废止了宫苑正月十五的宫灯和烟火,张先生的这些厉行节俭的主张无疑都是正确的,然而张先生却坐着32人抬的大轿威风凛凛的从京城到江陵。严苛的督导使万历对张居正的不满情绪慢慢滋长,终于在张居正死后开始了反攻清算,这时万历发现原来张先生的私生活是如此的奢侈,这位节俭的倡导者,竟然如此口是心非的占尽了天下实利!
愤懑的情绪充斥在皇帝的心里,他下令查抄张居正的所有家产,倒张运动一直到张居正的长子张敬修的自缢身亡告一段落。不久以后已经掌握政府大权的万历皇帝发现,即使他摆脱了张居正的羁绊,但皇权依然受到种种约束,他逐渐明白,清算张居正后真正的受益者不是自己,是文官集团。
皇长子朱常洛已经7岁,还没有举行冠礼随翰林就读,举行冠礼就意味着立朱常洛为太子。在万历皇帝心中,郑贵妃所生朱常洵才是理想的太子人选,更重要的是,只有朱常洵被立为太子,他最心爱的女人郑贵妃死后才有资格在定陵中与他长伴。面对文官集团要求立常洛为太子的压力,万历顾左右而言他,他将皇长子朱常洛、皇三子朱常洵和皇五子朱常浩同时封王,文官集团对万历皇帝的做法万般不满,他们动用舆论的力量迫使当时首辅申时行对皇帝施加压力。申时行对明朝的政治制度有着深刻的理解,他希望君臣之间相互迁就互相让步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但这种方式在文官集团看来是“和稀泥”软弱无能的表现,他们以咄咄逼人的态势联名呈请皇帝立朱常洛为太子,并擅作主张具名此呈请由申时行领衔。
呈请激怒了皇帝,申时行为表明自己的态度,呈上一份密贴说明奏章上虽然有他的名字但他事先并不知情,本来密贴属于秘密文件只有上奏者和皇上可以阅看,可偏偏这份密贴落到了次辅许国的手中,他毫不客气的将此密贴公布于众,逼得申时行不得不引咎辞职告老还乡,不久之后许国也因“争国本”事件遭参劾回家,一时之间“争国本”事件陷入了僵局。七年之后,万历皇帝被迫立朱常洛为太子,将皇三子封为福王,从这儿我们也能看出万历对朱常洵的喜爱和祝福,只可惜朱常洵虽被封为福王但却没有福命,后来在洛阳被李自成起义军与鹿肉一同烹煮成福禄宴。
万历皇帝屈服了,但这种屈服是带着仇恨的屈服,名义上他是天子实际上却受制于大臣,他能控制的权力微乎其微,他只是国家抽象的象征。他不再举行早朝,也不出席各种礼仪,官位出缺他也不再派人递补,大臣们抗议的奏章一律留中不发。他明白,不论他在奏章上留下任何朱批,都会引得大臣们群起而攻,那些文官要的就是“直臣”、“诤臣”的声名。索性他以“无为而治”为由报复这群文官集团,心灰意懒消极怠工,对一切事情都失去了兴趣,除了郑贵妃。
据说郑贵妃和万历皇帝有着共同的兴趣-读书,她能够满足他精神上的需求,不同于其他妃嫔对皇帝百依百顺,她把皇帝看成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倾听他的烦恼给予他精神的慰籍,还敢用讽刺的口吻嘲笑奚落皇帝,万历在她身上感受到了精神交流的愉悦,他们一起在佛前祈祷生死同眠。
万历对郑贵妃的宠爱引起了文官集团的不满,在他们眼中郑贵妃不是个安分守己的女人,是个妖孽!万历皇帝在她的影响下日益奢侈懒惰远离朝堂,也是因为这个女人万历皇帝一直冷落皇长子的母亲恭妃,即使在朱常洛被立为太子之后,大臣们依然认为这个女人时刻威胁着皇太子的地位。时至今日翻开史书,对郑贵妃的记载大多都是阴狠毒辣、祸国殃民的妖孽、专权和嫉妒等等这些恶毒的形容词。
朱常洵被封离京,万历皇帝自觉对不起郑贵妃。万历曾在自己陵墓内石床上留出来三个位置,除了皇帝和皇后以外,还有一个位置留给下一个皇帝的母亲。在万历心中,他最爱的女人即使生前不能成为皇后,死后一定要陪伴在他的身旁,生死同眠是他们的宿愿,只是这美好的宿愿已然不能实现了。统治大明帝国48年后,万历皇帝平静地离开了人间,他所宠爱的贵妃比他多活了10年,这10年,她一直寂寞的住在紫禁城里一座冷宫里。
很多人说明亡于万历,要我说明实际亡于文官集团,翻看南明历史,更能深刻感受这一点。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我们通常会说,要是我位高权重就好了,似乎手握重权任何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朱翊钧大明帝国至高无上的君主,小时候受李太后、张居正、冯保铁三角的管束,长大后依然摆脱不了大臣们的束缚,大臣们以犀利的笔锋在奏章中指责奚落皇帝,孤立无援的皇帝唯一的应对之策就是躲避,他躲在紫禁城内不见大臣,郁郁寡欢的被活埋在那座紫禁城。
网友评论